lóng

拼音
fú lóng
注音
ㄈㄨˊ ㄌㄨㄥˊ
繁体
伏龍
近义词
卧龙 降龙

伏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伏龙fú lóng

  1. 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2. 指灶神。

  3. 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引证解释

  1. 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参见“伏龙凤雏"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e3a604579>伏龙凤雏”。

    宋•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2. 指灶神。

    宋•洪迈 《容斋四笔·伏龙肝》:“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

  3. 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明•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杨公忌……咸池、伏龙。”

网络解释

伏龙 (汉语词汇)

伏龙,汉语词汇,指潜伏着的龙或灶神。

伏龙的字义分解

  •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伏龙造句

1、1928年越狱逃往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2、它与伏龙山隔江对峙,恪守不渝,共同拱卫着金龟的安全。

3、我们都说伏龙凤雏嘛,伏龙是诸葛亮,凤出先生就是庞统。

4、回到三国,武有关,张,赵,谋有伏龙凤雏,司马,周瑜,固然能够拳打曹操,脚踢孙刘。

5、没想到这次伏龙山之行居然空手而回。

6、8月8日,在500千伏龙王山变电站,检测人员头戴红外测温仪,身穿巡检马甲,手持局部放电综合巡检仪,正对站内设备进行巡检。

7、如来佛一听,丝毫不生气,依然拈花微笑,处变不惊,说道:“伏龙真人说笑了。

8、一、把夜鹰交出来;二、三千两银子花红加倍付给,要宝泉局的官票;三、叫伏龙公子出面与在下打交道。

9、看来伏龙公会玩家的组织纪律性丝毫不差,而且玩家水平也不低。

10、神闲气定魄冲天,淡语伏龙惊众仙。

伏龙的相关词语

【伏龙】的常见问题

  1. 伏龙的拼音是什么?伏龙怎么读?

    答:伏龙的拼音是:fú lóng
    点击 图标播放伏龙的发音。

  2. 伏龙是什么意思?

    答:伏龙的意思是:①.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②.指灶神。③.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3. 伏龙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伏龙的近义词是:卧龙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