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势
- 拼音
- dì shì
- 注音
- ㄉㄧˋ ㄕ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地勢
- 近义词
- 形势 阵势 地形 局面 形式 景象 局势 大局 事势 时势 步地
地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例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英topography; relief; terrian;
引证解释
亦作“地埶”。
埶“势”的古字。土地山川的形势。
引《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 河 山 之险,县隔千里……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汉•张衡 《南都赋》:“尔其地势则 武闕 关其西, 桐栢 揭其东。”
宋•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两天后由一个行地理的风水先生用罗盘在后山顶上勘定了地势。”埶“势”的古字。地位;权势。
引《尹文子·大道上》:“吾亦不敢据以为天理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
《后汉书·党锢传·尹勋》:“宗族多居贵位者而 勋 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
《隋书·艺术传·庾质》:“玄感 地势虽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劳苦冀侥倖而成功。”
宋•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盖缘臣赋性刚拙而宠禄过分,地势侵迫故致纷紜,亦理之当然也。”埶,“势”的古字。指地方上的情形。
引《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
国语辞典
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地势便利甚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长城地势崄万里与云平。」近形势
地位权势。
引《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尹勋传》:「宗族多居贵位者而勋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网络解释
地势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地势是对地形地貌高低起伏状态的刻画专门用来描述地球地表形态的地理术语。其意义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见《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
地势的字义分解
-
地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如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如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如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如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如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如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如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如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如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如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如 慢慢地走。
-
势
势 [ shì ] 1. 权力,威力。 如 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 如 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地势造句
1、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2、这一带千山万壑,地势非常险要。
3、为了抢占险要地势,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争夺。
4、境内除中部广通河谷冲积阶地地势平坦外,其余地区则丘陵密布,沟壑纵横。
5、因为大部分冰冻层贯穿极地地区,地势偏僻,环境艰苦,科学家不得不利用从太空传回来的资料进行科研活动。
6、地势东高西低,由六盘山朝南、北、西三向分野.
7、位于延安市区的新宝塔山隧道,于2008年4月开工,全长2166米,属于陕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地貌,地势陡峻,地形起伏较大,是包西铁路地质最复杂的隧道之一。
8、齐塔人之声2010.10.16预测:事实上,非洲板块之前的滚动期间,造成的造山运动可以从地势图中看出。
9、某油料仓库有一个叫“五显岗”的哨所,位于大山深处,地势险要。
10、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
地势的相关词语
【地势】的常见问题
-
地势的拼音是什么?地势怎么读?
答:地势的拼音是:dì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地势的发音。 -
地势是什么意思?
答:地势的意思是:①.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②.地位权势。
-
地势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地势的近义词是:形势 阵势 地形 局面 形式 景象 局势 大局 事势 时势 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