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é lǜ
注音
ㄍㄜˊ ㄌㄩˋ

格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格律gé lǜ

  1. 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poetic metre;

  2. 规矩;准则。

    因为格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套不住的手》

    rule; standard;

引证解释

  1. 法律条令。

    唐•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復讎礼法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心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杀人成復讎之志,赦之亏格律之道。”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自兵兴以来法制不一,诸道州县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请以旧制晓諭,改而正之。”
    宋•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郡国断大辟,録案朱书格律断词、收禁月日、官典姓名以闻取旨行之。”

  2. 诗、词、曲、赋等关于字数、句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

    唐•白居易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每被老 元•偷格律苦教短 李 伏歌行。”
    宋•许顗 《彦周诗话》:“李邯郸公 作《诗格》,句自三字至九字、十一字有五句成篇者,尽古今诗之格律,足以资详博不可不知也。”
    清•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 杜 所独擅。”

  3. 格律诗。

    宋•梅尧臣 《依韵答吴安勗太祝》:“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律追 西京。”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五·东山李白》:“时 太白 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今邑人所藏百篇大抵皆格律也。”

  4. 指曲谱。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未知此女几时得偶素愿因成《商调·醋葫芦》小令十篇……奉劳歌伴先听格律,后听芜词。”

  5. 法度、规格。

    唐•窦冀 《怀素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宋•陈善 《扪虱新话·作文须题外之意》:“文章须要於题外立意不可以寻常格律自窘束。”
    元•刘祁 《归潜志》卷十:“盖其文虽格律稍疎然词藻庄严絶俗因擢为第一人,擢 麻知几 为策论魁。”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他一边做一边讲往往要重复讲十几遍然后才让大家动手他跟着看。因为格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

  6. 格调、气韵。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钱国养》:“钱国养开元 中善写貌,海内推服。

    竇 云:衣裳凡鄙未离贱工;格律自高,足为出众。”
    宋•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纪艺上》:“郭乾暉 将军 北海 人,工画鷙鸟,杂禽、疎篁、槁木,格律老劲功变锋出,旷古未见其比。”

国语辞典

格律gé lǜ

  1. 法律条令。

    《旧五代史·卷三七·唐书·明宗本纪三》:「自兵兴以来法制不一,诸道州县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请以旧制晓谕,改而正之。」

  2. 诗、词、曲、赋的平仄、音韵、字数、句数等形式和规律。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贯穿古今?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宋·许?《彦周诗话》:「有五句成篇者,尽古今诗之格律,足以资详博,不可不知也。」

  3. 个人生活行为在主观上所遵循法度和规则。

    唐·窦冀〈怀末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网络解释

格律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

格律的字义分解

  • 格 [ gé ]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 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 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 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 格格不入。 5. 击,打。 格斗。格杀。 6. 推究。 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 格于上下。 9. 感通。 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 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 律 [ lǜ ] 1. 法则,规章。 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2. 约束。 律己。 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 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 旧诗的一种体裁。 律诗。 5. 姓。

格律造句

1、读古典诗,不顾内容,只注意平仄格律,与买椟还珠何异?

2、我国的格律诗对于声律有严格要求.

3、格律诗十六种格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以五绝为核心简化为四种格式。

4、其格律有七言四句体、长短句间杂的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一般都押韵,大多押平声韵,衬字、村词运用普遍。

5、加强学习以明德;注重修身以立德;厉行节约以养德;乐于助人以施德;严格律己以守德;弘扬正气以重德;锻造品格以增德;臻于至善以厚德!

6、即使在检察官藏匿开罪证据并让人蒙冤入狱的情况下,公民也无力迫使检察机关承担其未能培养合格律师的负责。

7、五绝的四种格式的平仄具有二字音步、平仄交错、粘对联系、出仄对平和音步重音等五条规律可寻,并可以根据这五条规律推导出格律诗的十六种格式。

8、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仄韵”和“反对仗”。

9、约翰逊说你误会了,西方有格律诗、联韵诗、回旋诗、双韵短诗、韵脚交换诗、对叠句诗,只是译成中文,韵律都没了。

10、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

格律的相关词语

【格律】的常见问题

  1. 格律的拼音是什么?格律怎么读?

    答:格律的拼音是:gé lǜ
    点击 图标播放格律的发音。

  2. 格律是什么意思?

    答:格律的意思是:①.法律条令。②.诗、词、曲、赋的平仄、音韵、字数、句数等形式和规律。③.个人生活行为在主观上所遵循法度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