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志
- 拼音
- yán zhì
- 注音
- ㄧㄢˊ ㄓˋ
言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言志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言志"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c253b9b85>诗言志。”
引证解释
指诗歌。
引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王洙 《东阳夜怪录》:“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网络解释
言志 (《尚书今古文注疏》名词)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言志的字义分解
-
言
言 [ yán ] 1.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
志
志 [ zhì ] 1. 意向。 如 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2. 记在心里。 如 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3. 记载的文字。 如 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 如 标志。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 如 志子。用碗志志。 6. 姓。
言志造句
1、托物言志是他写作中常用的手法.
2、论述主要运用诗歌材料,因为诗歌是言志抒情的媒介,其内容没有范围的限制,正好涵盖不同层面的经验、感思和体会。
3、中国工程院院士、冀东油田首任经理翟光明就曾赋诗以言志:休看弹丸地,龄齿心未移。
4、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比较注重批判、审美、教育、讽喻的功能,到现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
5、借诗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样的。
6、或躬逢盛事,填词逸兴;或偶有所思,吟对和唱;或每有所感,赋诗遣怀,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许多人咏物言志、表情达意的方式。
7、酷爱诗以言志的国家能源局前任局长张国宝在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开工仪式后,曾如此形容酒泉之风——“风,不教狂飙度玉门。
8、借景生情,借物言志也是很好的方法。
9、”唐继尧的性格,多年未曾改变,同时“诗以言志,字如其人,画钟其爱……尤善画梅兰竹菊抒其志”,有“儒将”之称,并非一介武夫。
10、如果真的像学者说是以美人香草言志的话,当时说此话的政治家一定是个同性恋,但据考证,同性恋在当时不怎么流行。
言志的相关词语
【言志】的常见问题
-
言志的拼音是什么?言志怎么读?
答:言志的拼音是:yán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言志的发音。 -
言志是什么意思?
答:言志的意思是: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