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于
- 拼音
- jiàn yú
- 注音
- ㄐㄧㄢˋ ㄩˊ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見於
见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于
即出现于。
英see also;
引证解释
指明文字出处或可以参看的地方。
引徐复 《阏氏读音考》:“匈奴 语言见於《史记》、两《汉书》所载者,凡二十餘名。”
国语辞典
见于
可从某处见到多用于指明出处以供参看。
例如:「兔死狗烹的典故见于《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网络解释
见于
见于,读音jiànyú,汉语词汇,指明文字出处或可以参看的地方。
见于的字义分解
-
见
见 [ jiàn ] 1. 看到。 如 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 如 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 如 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 如 见上。见下。 5. 会晤。 如 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 如 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 如 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
于
于 [ yú ]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见于造句
1、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3、不过,赤铜的应用一直鲜见于制表界。
4、仙道之闻不但载于稗官野史,甚至可见于正史中。
5、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6、王储应试作分别见于《全唐文》和《全唐诗》。
7、一种囊状的呼吸器官,见于蝎子和蜘蛛等蜘蛛类节肢动物,由象书的纸页一们平行排列着的膜状重叠物组成。
8、地理分布:仅见于香港马鞍山和广东阳春县。
9、地理分布:本港仅见于乌蛟腾,数量甚少,也星散分布于*弯东部、建中部至江西南部和广东乳源、山、开以南部分地区.
10、不过长沙铜官窑多饰于壶,而磁州窑书画不再多见于壶,而饰于枕。
见于的相关词语
【见于】的常见问题
-
见于的拼音是什么?见于怎么读?
答:见于的拼音是:jiàn yú
点击 图标播放见于的发音。 -
见于是什么意思?
答:见于的意思是:可从某处见到,多用于指明出处以供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