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u

拼音
kē dǒu
注音
ㄎㄜ ㄉㄡˇ
词性
名词

蝌蚪的意思

词语解释

蝌蚪kē dǒu

  1. 蛙或蟾的幼虫。如:蝌蚪书"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4c4219039>蝌蚪书(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字"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a2adbc583>蝌蚪文字(又叫蝌蚪篆文、蝌蚪鸟迹。即指蝌蚪书)

    tadpole;

引证解释

  1. 亦作“蝌斗”。

  2. 蛙或蟾蜍的幼虫。

    《南史·文学传·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蚪:“蝌蚪生水中虾蟇,青鼃之子也……蝌蚪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
    清•陈维崧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词:“晴髻离离, 太行 山势如蝌蚪。”

  3. 蝌蚪书。参见“蝌蚪书”。

    宋•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忆昔 周宣 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元•谢应芳 《怀詹国远》诗:“蝌蚪残书补未全斋居一榻坐来穿。”
    清•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孔 壁既彰蝌斗煌煌,匪 籀 而 仓,盖宪章者 文 武,而匪宪章 宣王,史之小罪三。”

国语辞典

蝌蚪kē dǒu

  1. 蛙或蟾蜍的水生幼体。背面黄褐色或黑色体椭圆,尾大而侧扁。大多为草食。成长时先生后肢寻生前肢,尾渐缩小至不留痕迹最后变成蛙或蟾蜍。

网络解释

蝌蚪 (蛙、蟾蜍的幼体)

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蝌蚪的字义分解

  • 蝌 [ kē ] 1. 〔~蚪〕蛙或蟾蜍的幼体,黑色,身体椭圆,有长尾,生活在水中,最后变成蛙或蟾蜍。亦称“活东”。

  • 蚪 [ dǒu ] 1. 〔蝌~〕见“蝌”。

蝌蚪造句

1、, 青蛙总忘记自己从前是蝌蚪

2、, 用水果刀把西瓜切开,立马露出了鲜嫩的果肉,红色的果肉上还有许多黑瓜子,像一只只小蝌蚪在红色的果肉里睡觉,红色的果肉流出红色的果汁。

3、, 沉默是金,固然不错;会哭的孩多吃糖,也是事实。所谓成熟是从蝌蚪变成青蛙,而不是从小蝌蚪变成大蝌蚪。不打小孩日,愿你多吃糖、变青蛙,小蝌蚪。

4、, 燕子在青春的枝柯间跳跃,蝌蚪在清澈的溪水中游弋,蒲公英在广阔的大地上发芽,马车带着春天的希望奔向幸福的远方,而我期待这个季节你是嗅着暖暖的幸福回家的人。

5、, 它们把卵产在猪笼草内。蝌蚪在猪笼草内由雨水聚集而成的小水池中生活。

6、, 青蛙常常忘记它曾经是蝌蚪。民谚

7、, 对此,重庆市动物学会理事、著名生物学专家罗键表示,蝌蚪是生物链中害虫的天敌,如果大规模捕捉,可能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8、, 他会要求我跟他一起去河边捉蝌蚪一起捞小小鱼放进家里的鱼缸,看它们自由地在鱼缸里游弋两天后再把它们放生。

9、, 夏莺千啭之后,小蝌蚪已成了妈妈,浓霭迷岸草里,该满耳蛙声正夕阳,或黄昏烟雨乱蛙声了。

10、, 青蛙在水草上产卵,卵慢慢地变成蝌蚪,最后变成青蛙,它是一种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

蝌蚪的相关词语

【蝌蚪】的常见问题

  1. 蝌蚪的拼音是什么?蝌蚪怎么读?

    答:蝌蚪的拼音是:kē dǒu
    点击 图标播放蝌蚪的发音。

  2. 蝌蚪是什么意思?

    答:蝌蚪的意思是:蛙或蟾蜍的水生幼体。背面黄褐色或黑色,体椭圆,尾大而侧扁。大多为草食。成长时先生后肢,寻生前肢,尾渐缩小至不留痕迹,最后变成蛙或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