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治
- 拼音
- dé zhì
- 注音
- ㄉㄜˊ ㄓˋ
德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德治
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
指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德治的字义分解
-
德
德 [ dé ]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 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2. 心意,信念。 如 一心一德。 3. 恩惠。 如 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4. 姓。
-
治
治 [ zhì ] 1. 管理,处理。 如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 如 治河。治水。 3. 惩办。 如 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 如 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如 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 如 治学。治史。 7. 安定。 如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如 府治。治所。 9. 姓。
德治造句
1、我们强调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全部消灭干净。
2、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警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社会公德的化身,因此,以德治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实行“以德治国”,不仅包括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构公职人员的“官德”要求,还包括对普通公民的“民德”要求。
5、德治与法制相辅相成,工业化现代化与传统价值观并行不悖。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
7、整合论主张法律与道德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两者具有共通性,法治与德治,作为建构社会秩序的手段,具有相容性,而且应当相容,应当整合,使德治和法治成为治国中的两翼,有了比翼双飞,才能到达有秩序的社会。
8、德治把希望建立在圣君贤相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9、戚园里有字牌,说子路任蒲邑宰时,谨遵孔子仁政德治的教导,处处体恤人民,造福大众,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布仁政,施教化,治蒲三载就有大成。
10、君主的仁义宽厚,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起来。
德治的相关词语
【德治】的常见问题
-
德治的拼音是什么?德治怎么读?
答:德治的拼音是:dé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德治的发音。 -
德治是什么意思?
答:德治的意思是:①.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②.指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