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

拼音
yìn ní
注音
ㄧㄣˋ ㄋㄧˊ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印油 紫泥

印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印泥yìn ní

  1. 盖图章用的红色油质颜料。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引证解释

  1. 在封泥上盖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明•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赵彦卫 云: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引 明•顾大韶 《炳烛斋随笔》:“古人之印章以印泥故,凸起处其印文反凹,而凹陷处其印文反凸。”

  2. 盖图章用的印料。多是红色一般用朱砂、艾绒、蓖麻油混合制成。

国语辞典

印泥yìn ní

  1. 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

    紫泥 印油

网络解释

印泥

印泥(也称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它是书画家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

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起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有了丝帛和纸张,于是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等方法将印章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型。由于水干后朱砂易脱落到了明代,特别是永乐初年人们开始使用油调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今到印泥了。

印泥的字义分解

  • 印 [ yìn ] 1. 图章,戳记。 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 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 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 彼此符合。 印证。心心相印。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 印象。 6. 姓。

  • 泥 [ ní ]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 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 像泥的东西。 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泥 [ nì ] 1. 涂抹。 泥墙。泥缝儿(fèngr )。 2. 固执,死板。 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印泥造句

1、必须采用警示,以防止其他人用钢笔或印泥玷污.

2、该印油加入制成的各种原子印章,不必反复盖印泥。每加一次原子印油,则能盖上万次印章。

3、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

4、但也有一些钤印草率、使用劣质印泥和不入流印章的现象随处可见。

5、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

6、还有这个印章,齐白石从来不用这种印油,齐白石用印油,早期是他自己调制,后来是用荣宝斋给他特供的,从画工以及印泥两个方面断定,这幅画是一幅赝品。

7、冈村肃立,双手捧接,低头展阅,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置砚磨墨,冈村阅毕,毛笔蘸墨,注名,从上衣口袋中取方章,蘸印泥,盖名下。

8、营业柜台内面的桌上,有一部黑色的摇把子电话,一个天平秤,一只邮戳,一盘圆形的黑色印泥,还有许多红色的印章。

9、“盖执笔必须十分用力,斯于力透纸背,所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境界极不易到,先求阳刚,再求阴柔。

10、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印泥的相关词语

【印泥】的常见问题

  1. 印泥的拼音是什么?印泥怎么读?

    答:印泥的拼音是:yìn ní
    点击 图标播放印泥的发音。

  2. 印泥是什么意思?

    答:印泥的意思是: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

  3. 印泥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印泥的近义词是:印油 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