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正
- 拼音
- kuāng zhèng
- 注音
- ㄎㄨㄤ ㄓㄥˋ
- 词性
- 动词
- 近义词
- 指正 斧正 郢正 郢政 矫正 纠正 改正 示正 赐正
匡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匡正
纠正;改正。
例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英correct; rectify;
扶正;辅佐。
例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英assist;
引证解释
扶正;纠正。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 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 之愿也,敢不听从?”
唐•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清•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抚军为 黄检 文襄公 之孙也少年紈袴,贪黷骄奢公时匡正之。”
祖慰 节流 《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 李郑生 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国语辞典
匡正
纠正、矫正。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于是东方枚皋?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迺亦徘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近指正
网络解释
匡正
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assist]∶扶正;辅佐
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匡正的字义分解
-
匡
匡 [ kuāng ] 1. 纠正;~正。~谬。 2. 救。 如 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3. 辅助,帮助。 如 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4.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 如 匡算。匡计。 5. 古同“筐”。 6. 姓。
-
正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如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如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如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如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如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如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如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如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如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如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匡正造句
1、本又谨就此一主题提出分析阐述,尚祈匡正.
2、凡有不公正的地方,我们都竭力相助匡正.
3、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乘舆摇荡,卓前来迎驾,并非造反,为什么反要禁阻呢?
4、兄长不弃,督导匡正,仍不思其过。
5、匡大胆、王贵田、匡正等人陪着慈心大师等僧众理长话短,汪德民、匡奇等人又忙着准备斋饭素席。
6、八十年来在各任院长的领导下,以弘扬圣道,匡正人心,兴学办校,培育青年为职志,一本立己立人,树木树人之旨,夙夜孜孜,未尝稍懈。
7、君主若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正以尊天子,反因天子有过而诛之,僭越君位,这难道不是篡弑君主是什么?公开批判儒家革命论。
8、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期望必须与其对自然生态的道德责任相联系,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以此限制、消除人类对自然生态不负责任的邪恶行为和自利欲望的膨胀,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
9、宽容兼包善待人,助人乐己光照人。德艺双馨德为本,公正廉明匡正人。风清气正树新人,和蔼可亲凝聚人。平易近人引领人,务实担当撼动人。
10、刘衡注重经世,尽心吏治,他在讲经讲学时常常强调,为治之要在恤贫保富,端正人心,匡正士习。
匡正的相关词语
【匡正】的常见问题
-
匡正的拼音是什么?匡正怎么读?
答:匡正的拼音是:kuāng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匡正的发音。 -
匡正是什么意思?
答:匡正的意思是:纠正、矫正。
-
匡正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匡正的近义词是:指正 斧正 郢正 郢政 矫正 纠正 改正 示正 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