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盾
- 拼音
- máo dùn
- 注音
- ㄇㄠˊ ㄉㄨㄣˋ
茅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茅盾
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茅盾的字义分解
-
茅
茅 [ máo ] 1.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如 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
盾
盾 [ dùn ] 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如 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盾。 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 如 金盾。银盾。
茅盾造句
1、中国的报纸以显著地位刊登丁玲、茅盾等友人悼念她的文章.
2、茅盾一贯主张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有个从幼稚到成熟的演进过程。
3、因此,我很自然地追随我的前辈如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人,和他们一样,不是为了描花绣朵,精心细刻,为了艺术而艺术。
4、在茅盾与李何林笔战正酣之际,当年“国防文学”的倡导者之一、“四条汉子”之一的夏衍,也加入了论战。
5、中国对瑞典文学的翻译,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茅盾、伍蠡甫等文学大家译介瑞典文学。
6、雪椰清华大学教授建议茅盾文学奖应该暂停10年,采取休克疗法,或许中国文学才有得救。
7、前不久,马哥读完了张炜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十卷集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有450多万字。
8、如任用李公朴主持补习学校和流通图书馆,黄炎培主持设计部,并大量刊登鲁迅、陶行知、茅盾、胡愈之等人的文章。
9、今年秋拍,一批沈金梅先生旧藏的信札作品有望再次带来惊喜,其中,茅盾致沈金梅的五封毛笔信札尤为值得关注。
10、“五四”以来的文学巨匠,在茅盾同志去世后,只有巴金算得是鲁殿灵光了。
茅盾的相关词语
【茅盾】的常见问题
-
茅盾的拼音是什么?茅盾怎么读?
答:茅盾的拼音是:máo dùn
点击 图标播放茅盾的发音。 -
茅盾是什么意思?
答:茅盾的意思是: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