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 鼎
- 拼音
- gāng dǐng
- 注音
- ㄍㄤ ㄉㄧㄥˇ
扛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扛鼎
举鼎。比喻攘夺国家政权。《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证解释
举鼎。
引《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引《晋书·明帝纪论》:“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明•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引《史记·项羽本纪》:“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金•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国语辞典
扛鼎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
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网络解释
扛鼎
扛鼎,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
扛鼎的字义分解
-
扛
扛 [ káng ] 1. 用肩膀承担。 如 扛枪。 扛 [ gāng ] 1. 两手举东西。 如 力能扛鼎。
-
鼎
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如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 锅。 如 鼎罐。鼎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如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如 鼎峙。鼎足之势。 5. 大。 如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如 鼎盛(shèng )。
扛鼎造句
1、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
2、笔力扛鼎,非仇英辈所得梦见也。
3、哪怕是苍生岭的一位少年都力能扛鼎。
4、你看我,孔武有力,人高马大,拔山扛鼎,闲杂人等哪里伤得了我!
5、武侠电影是成*的童话世界,是中国具有自主创作艺术产权的民族电影样式,也是中国类型电影走向世界影坛的扛鼎之作。
6、本季“大观之夜”,将隆重推出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黄胄、齐白石五位殿堂级艺术大师的六件重要作品,每件都堪称“扛鼎之作”。
7、暗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
8、因为他,力能扛鼎的楚霸王竟然泪流满面。
9、《于无声处》、《丝路花雨》、《人到中年》,一部部作品笔力扛鼎。
10、因为他思考多于动笔,才使技艺不致遏制他的天性,而能持有大开大合的磅礴气势和笔力扛鼎的雄健骨力,更有立险破险别树一格的大智慧。
扛鼎的相关词语
【扛鼎】的常见问题
-
扛鼎的拼音是什么?扛鼎怎么读?
答:扛鼎的拼音是:gāng dǐng
点击 图标播放扛鼎的发音。 -
扛鼎是什么意思?
答:扛鼎的意思是:举鼎。形容力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