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 鼎
- 拼音
- gāng dǐng
- 注音
- ㄍㄤ ㄉㄧㄥˇ
扛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扛鼎
举鼎。比喻攘夺国家政权。《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证解释
举鼎。
引《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引《晋书·明帝纪论》:“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明•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引《史记·项羽本纪》:“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金•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国语辞典
扛鼎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
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网络解释
扛鼎
扛鼎,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
扛鼎的字义分解
-
扛
扛 [ káng ] 1. 用肩膀承担。 如 扛枪。 扛 [ gāng ] 1. 两手举东西。 如 力能扛鼎。
-
鼎
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如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 锅。 如 鼎罐。鼎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如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如 鼎峙。鼎足之势。 5. 大。 如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如 鼎盛(shèng )。
扛鼎造句
1、他是一代宗师,扛鼎华南医学教育,八十高龄重返中山医学院,誉满杏林。
2、如画山水皴法的横涂竖抹,画荷杆的笔力扛鼎,画梅枝的曲铁劲韧等,皆见篆隶用笔的运化之功。
3、用笔的力度如金刚杵、“笔力扛鼎”、“力透纸背”及墨气墨迹在纸上的表现;五是指一幅画作中笔墨关系和审美趣味。
4、哪怕是苍生岭的一位少年都力能扛鼎。
5、李芹这首长相思写出来,就有许多人围上去观看,一会儿功夫,整个诗会,几乎都在传颂李芹这首扛鼎之作。
6、他的楷书线条精谨、雅致,笔墨从容而明丽清爽,把人们带入古雅经典之境;他的行草条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蔚然大观;其榜书大字笔力扛鼎,气势宏阔。
7、若不是大恩人拔山扛鼎,我命休矣!
8、一部集灵异、穿越、推理、网络、都市言情、宫廷杀戮之大成的扛鼎之作;一部作者构思四年、数易其稿,为角色寐食难安、为情节沤心沥血的小说。
9、与征服四姑娘一样,通鉴酒的诞生也是一个传奇,这个系出酒鬼酒旗下的扛鼎之作,它的横空出世可谓曲折离奇。
10、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扛鼎的相关词语
【扛鼎】的常见问题
-
扛鼎的拼音是什么?扛鼎怎么读?
答:扛鼎的拼音是:gāng dǐng
点击 图标播放扛鼎的发音。 -
扛鼎是什么意思?
答:扛鼎的意思是:举鼎。形容力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