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 使
- 拼音
- fù shǐ
- 注音
- ㄈㄨˋ ㄕˇ
副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副使
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引证解释
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清史稿·职官志六》:“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引《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
《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署行宫有三司使、副使、判官、行宫使、都监。”
《明史·职官志四》:“﹝按察司﹞副使、僉事分道巡察。”
网络解释
副使
副使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副使的字义分解
-
副
副 [ fù ] 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 如 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2. 附带的,次要的。 如 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3. 相配,相称(chèn )。 如 名实相副。其实难副。 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副 [ pì ] 1. 剖开,裂开。 如 “不坼不副”。
-
使
使 [ shǐ ] 1. 用。 如 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 如 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 如 迫使。 4. 假若。 如 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 如 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副使造句
1、徽宗即位后,康无双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2、,逆奄窃柄,谄子无所不至,居官遵化兵备副使时,巡抚刘诏让耿如杞呈文建“魏忠贤生祠”。
3、不久之后,刘敏中出为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4、丙午,两浙转运副使曹泳言,李孟坚诵其父光所撰私史,语涉讥谤,诏送大理寺。
5、乙巳,马天骥资政殿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吕文福带御器械、淮西安抚副使兼知庐州,官一转。
6、梁丘据原想给晏子一点难题做的,万想不到晏子会要自已做副使,想到楚国的蛮悍,又听说楚王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梁丘据心里凉森森的,总担受着害怕。
7、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废元帅府,改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
8、原来,流珠的原名叫柳婉婷,他的父亲柳修杰,是南唐楚州的一个团练副使,一生兢兢业业,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9、册封宗室、诸蕃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
10、卢副使,您这是怎么了,看你脸色发白,冷汗涔涔,莫不是发了热病?
副使的相关词语
【副使】的常见问题
-
副使的拼音是什么?副使怎么读?
答:副使的拼音是:fù shǐ
点击 图标播放副使的发音。 -
副使是什么意思?
答:副使的意思是:①.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②.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