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修
- 拼音
- biān xiū
- 注音
- ㄅㄧㄢ ㄒㄧㄡ
- 繁体
- 編修
编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编修
编纂。
例编修《本草》
英compile;
引证解释
官名。 宋•代有史馆编修。 明•清 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见《历代职官表》卷二三。
国语辞典
编修
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宋代设有史馆编修明、清则隶属翰林院,与修撰、检讨同称史官。
网络解释
编修
编修,官名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参阅《历代职官表·翰林院》。
编修的字义分解
-
编
编 [ biān ]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 如 编结。编织。编扎。 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 如 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 如 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 4. 创作。 如 编剧。编导。 5. 捏造。 如 编瞎话。 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 如 正编。续编。简编。
-
修
修 [ xiū ] 1. 装饰,使完美。 如 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 如 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 如 修剪。 4. 兴建,建造。 如 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 如 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 如 修学。修业。修养。 7. 长(cháng ),高。 如 修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 如 修行。修女。 9. 姓。
编修造句
1、假如你聪明地把时间投资在查证、编修、断言、记录、模块测试与检阅程式码上,就等于投资更光明的未来。
2、因此曹玉珍和李殿福辞去太医院编修的工作,遍访名医,走遍三山五岳,四海九州,最终在以土著萨满巫师手中求得一生女偏方。
3、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4、他于1898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直隶提学使等职。
5、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统一的编纂体例,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
6、到底是马太拥有更原始的Q资料,还是路加的原始,我也会想Q里有什么,还有马太如何基于它来编修。
7、本文列举分析了河西方志方言章中的一些误字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第二轮方志编修提供借鉴。
8、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光朝年五十中进士,历任袁州司户参军、左承奉郎、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9、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清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
10、京华时报讯(记者潘珊菊)昨天,记者从中国军网了解到,我军新一代共同条令编修工作日前启动,新条令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颁发施行。
编修的相关词语
【编修】的常见问题
-
编修的拼音是什么?编修怎么读?
答:编修的拼音是:biān xiū
点击 图标播放编修的发音。 -
编修是什么意思?
答:编修的意思是: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宋代设有史馆编修,明、清则隶属翰林院,与修撰、检讨同称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