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 司
- 拼音
- cáo sī
- 注音
- ㄘㄠˊ ㄙ
漕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漕司
- 亦称“漕运司”。 
-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引证解释
- 亦称“漕运司”。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 北宋•称转运司 南宋•称漕司, 元 代称漕运司。 - 引宋•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财归於漕司而兵各归於郡。” 
 《宋史·选举志二》:“淳祐 元年 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
 元•危素 《元海运志》:“﹝ 至元•﹞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帅、宪、仓一人而已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网络解释
漕司
又称转运使。宋代官职。赵匡胤分全国行政区为十三道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赵匡义又分全国为十五路并强化职责“经济挂帅”以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悉皆委于转运使。到了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已增加到二十四路。所设衙门转运司亦称“漕司”,由此可见漕运职司之重。
漕司的字义分解
- 
					漕漕 [ cáo ] 1.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 如 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 
					司司 [ sī ] 1. 主管,操作。 如 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2. 官署名称。 如 人事司。 3. 视察。 如 司日月之长短。 4. 姓。 
漕司的相关词语
【漕司】的常见问题
- 
					漕司的拼音是什么?漕司怎么读?答:漕司的拼音是:cáo sī 
 点击 图标播放漕司的发音。
- 
					漕司是什么意思?答:漕司的意思是:①.亦称“漕运司”。②.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