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兵
- 拼音
- qǐ bīng
- 注音
- ㄑㄧˇ ㄅㄧㄥ
起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起兵
出兵;兴兵。
英raise troops; rise in revolt;
引证解释
发兵;出兵。
引《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工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
《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王 悉起兵以 乐毅 为上将军。”
廖仲恺 《帝国主义侵略史谈》第一章:“当时各国若不来朝贡就起兵去打他。”犹起事。参见“起事”。
引《史记·项羽本纪》:“项王 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餘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秦併六国平话》卷下:“九月 沛 人 刘邦 起兵於 沛下。”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 项羽 ﹞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起初起兵的时候随处都有人来参加。’”聚合兵众。
引《后汉书·孔融传》:“融 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古老言:‘此桥 东海 吕母 起兵所造也。’”部队开拔。
引明•冯梦龙 《新灌园·骑劫代将》:“[浄]小将既已代劳不敢逗留,请将军从容归国便了小将就此拜辞请了;叫众将官,就此拔营起兵前去。”
国语辞典
起兵
兴兵、出兵。
引《战国策·魏策三》:「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操大喜遂拨精兵五万,令徐晃为将,吕建副之,克日起兵。」
网络解释
起兵
起兵,汉语词汇。
释义:1、发兵;出兵。2、犹起事。3、聚合兵众。4、部队开拔。
注音:qǐ bīng
起兵的字义分解
-
起
起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 如 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 如 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 如 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 如 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 如 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 如 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 如 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 如 起痱子。 9. 拟定。 如 起草。 10. 建造,建立。 如 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 如 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 如 一起案件。 13. 自,从。 如 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想起。掀起。兴(xīng )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 如 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 如 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兵
兵 [ bīng ] 1.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起兵造句
1、起兵自保,需要钱啊!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袭占长安,共同把持中央朝权后,三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多次打斗起来。
3、这个时候说吕布倒是有得一说的,只是董卓此刻已经凶相毕露,是个乱天下的国贼,关东诸侯已然起兵讨伐,可说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最多只好说吕布是假公济私而已。
4、后文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拥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阳,公元301年,杀司马伦,复立惠帝。
5、观故迟之,过五日乃起兵,至钟离,云久待矣,闻诏旨,曰:陆氏忠心,天人共鉴。
6、譬如说淮南王刘安,实际上也参与了叛乱,只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刘德这个喜好文学的堂叔还没起兵,就走漏了风声,被他的丞相软禁了起来。
7、但考虑到沛公部此时刚刚起兵,部队的建制尚属草创,是否有官衔名号还很成问题,此官职极有可能是日后追记的。
8、大将军起兵以来,大小数十战,战阵攻取,鲜有败绩,威名远播,远近钦仰。
9、话说曹操檄文传谣天下,共有十八诸侯起兵,袁术算是第一镇。
10、放炮起兵,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
起兵的相关词语
【起兵】的常见问题
-
起兵的拼音是什么?起兵怎么读?
答:起兵的拼音是:qǐ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起兵的发音。 -
起兵是什么意思?
答:起兵的意思是:兴兵、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