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曾
- 拼音
- kě céng
- 注音
- ㄎㄜˇ ㄘㄥˊ
可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可曾
同“可憎”。
引证解释
同“可憎”。
引《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王郎 见妻端正指(拍)手喜欢,道数声可曾。”
曾否;是否。
引元•无名氏 《看钱奴》第四折:“满口假悲慈可曾有半文儿布施。”
贺敬之 《放歌集·西去列车的窗口》诗:“你可曾想见: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已经。
引清•李渔 《奈何天·崖略》:“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国语辞典
可曾
可爱。也作「可憎」。
引《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丑女缘起》:「王郎见妻端正,指手喜欢,道数声可曾。」
网络解释
可曾
可曾,拼音kě céng,是指曾否,是否。出自《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
可曾的字义分解
-
可
可 [ kě ] 1.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6.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可 [ kè ] 1.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
曾
曾 [ zēng ]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 如 曾祖父。曾孙。 2. 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 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曾 [ céng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 如 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同“层”,重(chǒng )。
可曾造句
1、阳光下漫天飞舞的蝴蝶,可曾让你记得那追逐嬉戏的岁月?天真的笑脸好似花儿,引得蝴蝶流连忘返!儿童节到来之际,愿你永驻花般笑颜,儿童节快乐!
2、遥远的天边,映下了我的挂牵,你可曾看见?那朵朵云彩是我对你的祝福无限,轻松随意的日子,愿你每一天都拥有一份惬意简单而愉悦的心情,快乐无边。
3、微风下漫天飞舞的蝴蝶,可曾让你忆起儿时捉蝴蝶的景象。曾经天真的笑脸已经被沧桑的岁月刻画的多么疲惫。六一节放下疲惫,让我们重温美好。
4、初见之时,暮色低垂,你可曾看见隔岸荧光,明灭万点。大抵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光。乘物游心
5、我在想,那些纳粹军官残忍地屠杀犹太人,可曾想过若是易地而处,他们又是何等不堪?
6、司空掌教,我想问一问,你可曾有感到过羞愧难当?
7、伯父,既然您对云屯市的山脉很熟悉,不知道您可曾在深山中见过野兽?
8、“倾宇可曾经历过亲手杀死至亲之人的痛彻心扉?”,“经历过。”,“什么感觉。”,“生不如死。”。沧海遗墨
9、先生亦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可曾听过,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10、可曾精兵简政,让百姓得意休养生息?可曾兴办学校,让读书声郎朗于耳?既然这些他都没做过,你又怎能认定咱们家都督,一定就比他差?
可曾的相关词语
【可曾】的常见问题
-
可曾的拼音是什么?可曾怎么读?
答:可曾的拼音是:kě céng
点击 图标播放可曾的发音。 -
可曾是什么意思?
答:可曾的意思是:(1)可曾 [ kě zēng ]可爱。也作「可憎」。(2)可曾 [ kě céng ]是否、曾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