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抵
- 拼音
- bù dǐ
- 注音
- ㄅㄨˋ ㄉㄧˇ
不抵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抵
方言。不中用不顶事。不及,比不上。
引证解释
方言。不中用不顶事。
引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多捞上两颗吧也是个不抵!”
不及,比不上。
引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二回:“别吹牛谁不抵你放哨,一个狼就吓得尿到裤裆里。”
《扬州评话选·杨香武一盗九龙杯》:“这种酒我看不吃倒好不抵在家里自如首先坐就不敢满坐只能占一个屁股头。”
不抵的字义分解
-
不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抵
抵 [ dǐ ] 1. 挡,拒,用力对撑着。 如 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2. 顶撞,冲突,矛盾。 如 抵触。 3. 代替,相当,顶替。 如 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 4. 到达。 如 抵京。抵临。
不抵造句
1、烈士墓前松披霜,枫叶映日诉沧桑,伪寇消极不抵抗,日寇屠城血染江。弱挨打,鬼怕强,雄狮常吼慑群狼。铭记国耻九一八,国人发奋图自强。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要让悲剧不重演,就要我。
2、柳条湖边爆炸响,沈阳城头炮声隆,可恨军队不抵抗,大好河山徒遭殃,九月十八国耻日,勿忘屈辱图富强。国弱民穷遭欺凌,国家富强才雪耻。牢记九一八,努力争富强。
3、根据一份抽样调查,反对不抵制者以六比一的的网上发贴数超过要求不要抵制家乐福的发贴数。
4、台北至高雄高铁总资产5006亿台币,负债达4575亿台币,再加上今年已亏损的521亿台币,已资不抵债。
5、后来又被曝出九一八当夜的不抵抗命令,就是时任东北军参谋长的荣臻下达的,荣臻顿时成了国民笔伐口诛的对象,饱受各方诟病不已。
6、政府攘外安内,决不抵抗,中华民族不受欺凌,组建了满蒙抗日军。
7、马队虽拚死搏斗,终因寡不抵众,江边阵地失守。
8、不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领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9、翌年回青岛,组织海鸥剧社,并与他人合作创作了揭露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多幕剧《命令!退却第二道防线》。
10、“吃瓦片”是目前长辛店村集体的主要经济来源,2014年长辛店镇集体经济租金收入不足8000万元,9个村中已有8个村收不抵支。
不抵的相关词语
【不抵】的常见问题
-
不抵的拼音是什么?不抵怎么读?
答:不抵的拼音是:bù dǐ
点击 图标播放不抵的发音。 -
不抵是什么意思?
答:不抵的意思是:方言。不中用,不顶事。不及,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