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毒
- 拼音
- méi dú
- 注音
- ㄇㄟˊ ㄉㄨˊ
- 词性
- 名词
梅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梅毒
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后天患者 95%由性交引起先天者由孕妇传给胎儿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临床病程分三期持续多年,可侵害许多器官和组织。
英syphilis;
引证解释
性病的一种。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症状是:初期出现硬性下疳发生淋巴结肿胀;第二期出现各种皮疹个别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第三期皮肤、黏膜形成梅毒瘤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本病可潜伏多年而无任何症状亦可由孕妇传给胎儿。有的地区叫杨梅疮。
国语辞典
梅毒
病名。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潜伏期约三星期。症状是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第二期则产生全身性红疹第三期则造成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
网络解释
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梅毒的字义分解
-
梅
梅 [ méi ]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 如 梅花。梅子。 2. 姓。
-
毒
毒 [ dú ] 1.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 如 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2. 害,伤害。 如 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 凶狠,猛烈。 如 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4. 恨,以为苦。 如 令人愤毒。 毒 [ dài ] 1. 古同“玳”,玳瑁。
梅毒造句
1、根据一些人关于梅毒感染率正在上升的报告,这种在中国1960年到1980年间已被消灭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并开始蔓延,现在成为一种需要紧急干预的迅速增长的流行病。
2、结节可以成为溃烂,类似于初级下疳梅毒。
3、原发型梅毒可在唇上产生下疳.
4、而盘尼西林及其他抗生素可以神奇的扼杀梅毒和淋病的病毒,可怜又卑微的避孕套被冷落了.
5、结论暗娼中梅毒检出率高,加强对该人群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梅毒控制已刻不容缓。
6、避孕套也提供了一些保护以防止疱疹、梅毒和软下疳,但是生殖器溃疡的性病也能通过与受感染的皮肤接触而传染到。
7、患梅毒的德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廉·尼采说,只有具有坚实信仰的人,才能得到怀疑宗教的奢侈。人文主义者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像我一样属于生活舒适安逸的中产阶级。可以在世俗的知识和希望中得到足够的乐趣,而大多数人则不然。库尔特·冯内古特
8、就在一个月前,我为联邦政府几十年前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基吉对几百名黑人做的不合理的并带有种族歧视的梅毒实验表示道歉。
9、把梅毒归责于哥伦布的谬论得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的强化,那就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病毒蔓延发生在1495年,其时恰恰是这群探索者第一次到达新大陆之后的第三年。
10、有时候恨起来,想,还不如去染上梅毒或者麻风,这两种病都是鼻子烂到没有。
梅毒的相关词语
【梅毒】的常见问题
-
梅毒的拼音是什么?梅毒怎么读?
答:梅毒的拼音是:méi dú
点击 图标播放梅毒的发音。 -
梅毒是什么意思?
答:梅毒的意思是:病名。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潜伏期约三星期。症状是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第二期则产生全身性红疹,第三期则造成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