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弃 疾
- 拼音
- xīn qì jí
- 注音
- ㄒㄧㄣ ㄑㄧˋ ㄐㄧˊ
- 繁体
- 辛棄疾
辛弃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辛弃疾
(1140—1207) 南宋著名词人号稼轩,少年参加抗金义军后率军归宋,先后任大理寺少卿及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东安抚使等职后去职闲居江西上饶一带善作词,抒发其渴望复国统一的壮志抨击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投降妥协行经著有《稼轩长短句》
英Xin Qiji;
国语辞典
辛弃疾
人名。(西元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时北方已陷于金。后归宋治军有声,官至龙图阁待制。作品以豪放著称具有爱国情操且融会了经、史、子、集,创造出多种的风格。著有《稼轩词》。
网络解释
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的字义分解
-
辛
辛 [ xīn ] 1. 辣。 如 辛辣。五辛。 2. 劳苦,艰难。 如 辛苦。辛劳。 3. 悲伤。 如 辛酸。 4. 天干的第八位,用于作顺序第八的代称。 如 辛亥革命。 5. 姓。
-
弃
弃 [ qì ] 1. 舍去,扔掉。 如 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
疾
疾 [ jí ] 1. 病,身体不舒适。 如 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2. 一般的痛苦。 如 疾苦。 3. 疼痛。 如 疾首蹙额。 4. 恨。 如 疾恶如仇。 5. 同“嫉”,妒忌。 6. 弊病,缺点。 如 “寡人有疾”。 7. 快,迅速。 如 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辛弃疾造句
1、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梁衡
2、南宋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对词进行的改革zaojv.c om,所以送别友人也成为稼轩词的主题之一。
3、其幼子仲明被辛弃疾为首的众英雄救下,在连遭劫难时,得到了武林名人萧剑秋、刘过等侠义之人的帮助。
4、辛弃疾近两个月来,起早睡晚,日夜操劳,全力投入救灾工作。
5、滁州发生了巨大变化,物阜民康,证明了辛弃疾初任地方官的才能,也为实现主战派的战略意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待具体的实施时间。
6、辛弃疾单枪匹马冲入敌营,长枪挥舞,如入无人之境。
7、由于南宋王朝当权者软弱无能,辛弃疾自感无力回天而忧愤成疾。
8、诬陷辛弃疾奸贪凶暴,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
9、晚岁逢秋,本极凄凉,但辛弃疾却表现了作一个倔强英杰豪雄之士,所具有的别具一格的诙谐幽默的性格,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仍然充满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朱熹由衷钦佩,赞叹辛弃疾颇谙晓兵事,并在著作中引用了他诸多论兵的段落。
辛弃疾的相关词语
【辛弃疾】的常见问题
-
辛弃疾的拼音是什么?辛弃疾怎么读?
答:辛弃疾的拼音是:xīn qì jí
点击 图标播放辛弃疾的发音。 -
辛弃疾是什么意思?
答:辛弃疾的意思是:人名。(西元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时北方已陷于金。后归宋,治军有声,官至龙图阁待制。作品以豪放著称,具有爱国情操,且融会了经、史、子、集,创造出多种的风格。著有《稼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