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ī qī
注音
ㄑㄧ ㄑㄧ

七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七七qī qī

  1.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Double Seven;

引证解释

  1. 旧俗以人死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日止,共为七七

    《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十老 病重医治不痊,呜呼哀哉。 朱重 搥胸大慟如亲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清•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丧家七七之期见於《北史》《魏书》《北齐书》及 韩琦 《君臣相遇传》。又 顾亭林 《日知録》、 徐復祚 《村老委谈》、 郎瑛 《七修类藁》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説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復也。祭於来復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即不復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説最通。”

  2. 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

    《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3. 数词。七十七。

    《南齐书·祥瑞志》:“《老子河洛讖》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

  4. 指农历七月初七。参见“七夕”。

    《新民歌三百首·万条蛟龙接上天》:“万条蛟龙接上天牛郎织女笑开颜;如今车干天河水不等七七就团圆。”

国语辞典

七七qī qī

  1.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

网络解释

七七

七七:民间风俗

七七:漫画《掠夺者》角色

七七的字义分解

  • 七 [ qī ]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七七造句

1、十一、香港自古中华情,血脉相亲一家亲,一九九七七月一,红旗飘飘恢主权,建党回归同欢庆。回眸十五年风雨,回归之后有成绩,而今举杯共祝愿,香港一定会更美!

2、古有梁祝化蝶飞,一路有你不觉累?许仙逆天会白蛇,情动地天永无悔;七七说好鹊桥会,牛郎真心织女陪;蜜意柔情世人追,每句第4字送给你!

3、古有梁祝蝶双飞,今生遇你何为悲,白蛇上天许仙随,情感动天永不悔,七七建好鹊桥会,牛郎有心织女蔚,千古传情世人追,猜一句祝福语:七夕节快乐!

4、佟麟阁,1937年“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5、赙仪在玉台山顶夜夜苦等,学斑鸠叫唤把嗓子也叫嘶哑了,接连七七四十九个晚上都没有把黄三巧唤出。

6、甚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毫不忌讳地宣称要征服中国时,素日将“公理正义”的高调唱得响彻云天的西方文明世界也是若无其事,缄默无语。

7、杨沐风端坐虚空之中,双手不断变换手印,口诵神秘法咒,头顶的奇珍异宝和绝品元晶迅速融合,继而形成七七四十九枚奇光异彩的六芒星。

8、当方鸿儒和邋遢老头出现在酒楼时,整个君再来酒楼的客厅已经坐满了七七八八的客人,其中有商人,有走镖的,更多的则是武林人士。

9、如女人是二七一十四岁为经通,男人是二八一十六岁为精通;女人是七七四十九为经绝,男人则是八八六十四为精竭。

10、,每届七七,应钦均有纪述,于今抗战已获胜利,建国正待努力,特就历年所记,摘要汇编,并补入最后一年之抗战经过,及办理受降情形,使成一完整之史略。

七七的相关词语

【七七】的常见问题

  1. 七七的拼音是什么?七七怎么读?

    答:七七的拼音是:qī qī
    点击 图标播放七七的发音。

  2. 七七是什么意思?

    答:七七的意思是: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