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纱
- 拼音
- miàn shā
- 注音
- ㄇㄧㄢˋ ㄕㄚ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面紗
面纱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面纱
妇女用来遮盖头部和肩部的、而在东方国家还经常为已婚妇女用来遮脸的长纱。
例犹太妇女戴面纱作为尊严和谦恭的标志。
英veil;
指修女头饰的外罩。
引证解释
妇女蒙在脸上的纱。后亦泛指覆盖在头上的遮盖物。
引《新民晚报》1992.7.25:“那里的妇女和儿童都不戴面纱男子却戴着面纱。面纱是一大块染成靛蓝色绣着褐色花边的毛织物披在头上,遮盖着除了眼睛以外的整个头部。”
国语辞典
面纱
妇女覆面用的纱巾。
网络解释
面纱
影片《面纱》由约翰·卡兰执导改编于索默斯特·毛姆的小说《面纱》罗恩·内斯万尼尔担任编剧娜奥米·沃茨、爱德华·诺顿、列维·施瑞博尔、黄秋生和夏雨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12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讲述20年代伦敦一心只求挤身上流社会的虚荣女子吉蒂甘愿选择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下嫁医生沃特婚后随夫移居上海然而难耐寂寞旋即搭上英国外交官背夫偷情。面对不忠妻子沃特毅然决定举家前往霍乱肆虐的农乡行医作为对她的最大惩罚。浮世纷扰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夫妻俩却发现了另一片天地在遥远的异乡第一次走近对方。
面纱的字义分解
-
面
面 [ miàn ] 1. 头的前部,脸。 如 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2. 用脸对着,向着。 如 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 事物的外表。 如 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4. 方位,部分。 如 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 一面鼓。 6. 会见,直接接头的。 如 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 如 平面。曲(qū)面。 8. 粮食磨成的粉。 如 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9. 粉末。 如 药面儿。 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 如 面条。 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 如 这种瓜很面。
-
纱
纱 [ shā ] 1.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 如 棉纱。纺纱。 2.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 如 羽纱。窗纱。纱布。纱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 3. 像纱布的。 如 铁纱。塑料纱。
面纱造句
1、雨如丝绸般起伏飘动中滑过窗台,雨滴如断了线的珍珠打在树叶上。一片翠绿被似烟的白雾笼罩着。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朦胧的似有似无。
2、小河清极了,像一张碧绿、透明的玻璃纸,水底的一块块卵石也都像水晶似的光滑透亮。早晨,小河像刚刚睡醒似的,眨着水波粼粼的眼睛。整个水面绿得如翠,亮得如玉;袅袅升腾的雾气像雪白的面纱,遮掩着小河羞涩的脸。
3、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列宁以他明察秋毫的洞察力,毅然决定,抢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之前发动起义,出其不意地夺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机会主义者们的阴谋,彻底撕下了他们的”革命领导者”的面纱,暴露了他们背叛人民、背叛革命的真面目。
4、我是光,承载你无法定义的希望,彗星被点亮的面纱,化成璎珞的坠落的光亮。冯唐
5、法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明文禁止穆斯林女子佩戴的黑面纱的国家。有关法律星期一在法国生效。
6、还可以眺望庐山最高峰大汉阳峰,观赏含鄱岭和汉阳峰形成的巨大壑口含鄱口,参观中国最大高山植物园,解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
7、此时的天际,已微露出蛋白,一层白色的浓雾,覆盖着滇池,渐渐地化成了一片薄纱,像一只神奇的手,轻轻地拨开了她的面纱,让早霞羞红了她的脸。
8、斗篷内的莫佳越微微点了点头,面纱一阵晃动,风光旖旎。
9、monson先生揭开这些事件的神秘面纱,寻根问底,并追踪在修道院外产生的反响。
10、以前棉纱价格较低,外贸生意好做,但是现在面纱价格不稳定,有订单也不敢接。
面纱的相关词语
【面纱】的常见问题
-
面纱的拼音是什么?面纱怎么读?
答:面纱的拼音是:miàn shā
点击 图标播放面纱的发音。 -
面纱是什么意思?
答:面纱的意思是:妇女覆面用的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