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 林
- 拼音
- hàn lín
- 注音
- ㄏㄢˋ ㄌㄧㄣˊ
- 词性
- 名词
翰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例翰林天台陶先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引证解释
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引《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指文士。
引唐•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鸟栖之林。
引晋•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
唐•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翰林学士”。
官名。指 唐•宋 翰林院官员。
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指翰林院。
引唐•韩愈 《董公行状》:“﹝ 公 ﹞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国语辞典
翰林
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
形容文翰之多如林。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翰林的字义分解
-
翰
翰 [ hàn ] 1. 长而坚硬的羽毛。 如 理翩振翰。 2.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如 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
林
林 [ lín ]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如 树林。森林。林海。林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 如 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3. 姓。
翰林造句
1、晚清期间,张槎朗边村出了一位翰林,名叫江孔殷,膝下一子一女,颇具才情。
2、就算现在翰林院的翰林们向您这样胸怀安邦定国之策,手握安天伟地之才!英俊潇洒,风流调侃,一枝梨花压海棠的人才。
3、你终于来翰林院了,我整整一个月都在作死……你看我周围的作死能量聚集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追双双同学了?
4、53元;康佳拟明年推出3G手机样机;东芝确定翰林汇、佳杰和神码为其笔记本总代。
5、十分动人,我南楚文雅风liu,岂能没有歌舞悦宾,只是军中没有女乐,只好由在下操琴,以悦主人,翰林江哲,乃我南楚才子,为了今日之会,特意写了新词,请众位赏鉴。
6、相传为晚清广东翰林太史江孔殷所创,开创了粤人吃蛇的潮流。
7、却说安公子自点了翰林,丢下书本儿,出了书房,只这等撒和了一向,早有他那班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意合他亲近。
8、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拥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9、当时曾国藩正任职翰林检讨,他答完卷子,在插戴笔套时,墨水被挤出几滴,不慎沾在卷子上。
10、到编修办事房略坐了坐,起身来见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庆。
翰林的相关词语
【翰林】的常见问题
-
翰林的拼音是什么?翰林怎么读?
答:翰林的拼音是:hàn lín
点击 图标播放翰林的发音。 -
翰林是什么意思?
答:翰林的意思是:①.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②.形容文翰之多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