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关
- 拼音
- chū guān
- 注音
- ㄔㄨ ㄍㄨㄢ
- 繁体
- 出關
出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出关
出关口;到塞外。
谓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饿关结束。
引证解释
出关口;到塞外。
引《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姓名以出 关。”
《汉书·终军传》:“军 为謁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 关。”
蔡寅 《大错》诗:“入海 鲁连 羞两帝出 关 李耳 自千秋。”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父亲的还乡还是我哥哥出关万里寻亲接回的。”谓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饿关结束。
引茅盾 《子夜》十八:“四小姐 很想别转了脸走过可是 张素素 拉住了她。‘啊哟!坐关和尚出关了么?这是值得大笔特书的!’”
国语辞典
出关
出边塞关口。
引《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后除授东台御史奉诏出关行次稠桑驿。」佛教徒结束闭关的修行称为「出关」。
网络解释
出关
《出关》是广东南方领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由宋业明执导,范胜震编剧张博、冯国强、汪裴、肖雄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一群被俘的红军被一支声称要出关抗日的川北地方军阀部队押往潼关双方展开斗智斗勇的生死较量的故事并已于2014年1月1日登陆福建综合频道首播及2015年3月28日央视八套上星。
出关 (词语解释)
出关词语,释义:出关口,到塞外。也指出入境进出海关时需要通过各种检查和手续成功通过称之为出入海关。
出关的字义分解
-
出
出 [ chū ] 1. 从里面到外面。 如 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 往外拿,支付。 如 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 离开。 如 出发。出轨。出嫁。 4. 产生,生长。 如 出产。出品。出人才。 5. 发生。 如 出事。 6. 显露。 如 出现。出名。 7. 超过。 如 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 如 出席。出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 如 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 显得量多。 如 这米出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如 提出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
关
关 [ guān ] 1. 闭,合拢。 如 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 2. 拘禁。 如 关押。关禁。 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 如 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 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 如 海关。关税。 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 如 关节。难关。年关。 6. 牵连,联属。 如 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 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 如 关饷。 8. 姓。
出关造句
1、霜是一场相思的细雨,降下心灵的甘露,思念的嫩芽破土而出,长出关怀的叶,开出芬芳的花,结出友情的果,化作一个小小的问候:霜降了,朋友多保重!
2、给定人物角色骨架后,依据人体测量学根据骨骼长度计算出关节点处的半径。
3、清朝末年,随着垦民出关,汉族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康区,给河坡的民族工艺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促进了贸易往来。
4、现在,我们先从对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作出规定开始,再逐步地作出关于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的一些规定,克服特殊化。
5、以“三多”为特质的经济格局形成,标志着射阳工业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也让昔日“煎盐之地”的射阳在沿海开发中声誉日隆。
6、卫子岭出示了郡守府的出关符节,说:“大叔,我是游学的士子,敢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7、古辰的话让学老也有些踯躅不定,不过细想之后,便又指出关键所在。
8、边关的蒙壮、蒙烈带着蒙恬幼子蒙辉耀,率蒙家军冲出关塞,决心与匈奴拼死一战,宁死疆场也不做赵高的刀下冤鬼……
9、邑当出关孔道,值北征过境,军需旁午,致劳瘁卒于官。
10、有王浮者,据传是西晋道士,乃摭拾汉以来旧闻,作《老子化胡经》,云释迦乃老子化身;老子因西土民俗强梁不驯,故出关行道以教化之。
出关的相关词语
【出关】的常见问题
-
出关的拼音是什么?出关怎么读?
答:出关的拼音是:chū guān
点击 图标播放出关的发音。 -
出关是什么意思?
答:出关的意思是:①.出边塞关口。②.佛教徒结束闭关的修行,称为「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