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操
- 拼音
- cáo cāo
- 注音
- ㄘㄠˊ ㄘㄠ
曹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曹操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国语辞典
曹操
人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曹操的字义分解
-
曹
曹 [ cáo ] 1. 等,辈。 如 尔曹(你们)。吾曹。 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如 部曹(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3.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4. 姓。
-
操
操 [ cāo ] 1. 拿,抓在手里。 如 操刀。操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操管(执笔,指写作)。操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2. 控制、掌握。 如 操舟。操纵。 3. 从事。 如 操心。操办。操作。操持。操劳。操之过急。 4.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 如 操练。操场。操演。上操。 5.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 如 他操一口闽南音。 6. 行为,品行。 如 操行。操守。 7. 姓。
曹操造句
1、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并没有灰飞烟灭。
2、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北方人才鳞集仰流更是增强了他的力量。
3、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兼长,绝顶聪明,在群雄逐鹿当中,打仗总是胜多败少。
4、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
5、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过江到东吴,想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虚与委蛇反教蒋干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6、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
7、而谈到曹操临终的分香卖履,易先生不惜与苏轼抬杠,赞其为“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此得出对曹操的总评价“可爱的奸雄”。
8、不出曹操所料,袁绍迟疑不决,失去夹击曹操的良机。
9、“曹操墓不是孤墓而是群墓,如果这座墓不能确证为曹操墓,而是陪葬墓的话,极有可能是曹操最亲信的大将夏侯惇的墓。
10、【三国演义告诉我们】曹操再奸都有知心友,刘备再好都有对头人。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做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曹操的相关词语
【曹操】的常见问题
-
曹操的拼音是什么?曹操怎么读?
答:曹操的拼音是:cáo cāo
点击 图标播放曹操的发音。 -
曹操是什么意思?
答:曹操的意思是:人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