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信
- 拼音
- shū xìn
- 注音
- ㄕㄨ ㄒㄧㄣ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書信
- 近义词
- 信件 信札 书函 尺牍 书札 书翰 书牍 尺素 翰札 简牍 竹简 手札 尺简 函牍 尺书 书简 文牍 函件 书柬
- 反义词
- 口信
书信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信
信。
例常有书信往来。
英letter;
引证解释
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引《晋书·陆机传》:“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 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指信札。
引唐•王驾 《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鎸‘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 芸 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 《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国语辞典
书信
往来通问的信件。
引《三国演义·第三〇回》:「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
近翰札 简牍 信件 信札 尺牍 尺素 书牍 书函 书翰 书柬 书札
网络解释
书信
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除了保护有关的私人秘密外一般对属于书面作品性质的信件也给予版权保护。在许多国家实际上将所有书信当作文学作品如法国、印度、英国、美国。有些版权法明确地把书信列举在受保护的作品之内(如巴西、尼日利亚、菲律宾等国)。还有一些国家的版权法有保护书信的专门条款如阿根廷、哥仑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国。许多国家版权法规定书信要有创造性,不是简单地交流情况也不是一般性的通信,才能受到保护,如奥地利、比利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海地、意大利、日本、斯堪的纳维亚、苏联等。
书信的字义分解
-
书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 如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如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 文件。 如 证书。说明书。 4. 写字或写的字。 如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 写文章。 如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 字体。 如 草书。隶书。楷书。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如 说书。听书。
-
信
信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 如 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 如 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 如 信仰。信徒。 4. 消息。 如 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 如 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 如 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 8. 姓。 信 [ shēn ] 1. 同“伸”,舒展开。 2. 同“伸”,表白。
书信造句
1、就是如此,书信总是一种延滞与回顾,它永远赶不上我俩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现在其实都是过去。
2、教材系列图书信息是著录在丛编项还是著录在附注项,成为编目人员有争议的问题。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不会再来,仅留下照片、日记和书信,作为回忆的凭据,时常翻看,倍感快乐。
4、自从他们二人分手后,书信不断,每每抒发红豆相思之情。
5、在我看来,我认为,好吧,如果你想冒保罗之名写一封伪书信,怎样才能让人相信它是真的?
6、哥林多后书是保罗其中一封最个人化的书信,我们几乎可以看见他含著眼泪、情辞迫切地写这封信。
7、霸岚见说服不了唐城,恨恨跺脚,接过书信,却未有离去,只是寻了一处地方坐下,不再言语。
8、倘若徐三凤不同意夏书信娶丁幽兰为妾,那么这事十有八九就黄了;倘若徐三凤同意此事,那么即使夏书信反对也基本无效,就是他不喜欢也得娶回来养着。
9、亲笔书信是一种思念的寄托,用文字承载着思念通过邮递传给远方的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10、屈身称徒只是一个开端,白居易第二次高调提到唐衢是在《与元九书》中,这是白居易被贬浔阳后写给好友元稹的一封书信。
书信的相关词语
【书信】的常见问题
-
书信的拼音是什么?书信怎么读?
答:书信的拼音是:shū xìn
点击 图标播放书信的发音。 -
书信是什么意思?
答:书信的意思是:往来通问的信件。
-
书信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书信的近义词是:信件 信札 书函 尺牍 书札 书翰 书牍 尺素 翰札 简牍 竹简 手札 尺简 函牍 尺书 书简 文牍 函件 书柬
-
书信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书信的反义词是: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