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 来 送 往
- 拼音
- yíng lái sòng wăng
- 注音
- ㄧㄥˊ ㄌㄞˊ ㄙㄨㄥˋ ㄨㄤˇ
- 词性
- 成语
- 繁体
- 迎來送往
- 近义词
- 来迎去送
迎来送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迎来送往
谓迎接来者送走去者。
谓来时迎接,去时送行。
引证解释
谓迎接来者,送走去者。
引宋•杨万里 《过鹦斗湖》诗之一:“红旗青盖鸣鉦处都是迎来送往人。”
明•刘基 《过苏州》诗之二:“天地山河有真主迎来送往总成空。”谓来时迎接,去时送行。
引温靖邦 《将星在狼烟中升起》十一:“太夫人冷笑道:‘这位 黄先生 我看枉为人师!劝学生卖主求荣他当的什么老师?听说你还客客气气迎来送往?’”
国语辞典
迎来送往
迎接来的,送走离去的。语本后用以比喻应酬忙碌。
引《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乐以迎来哀以送往,虽祭亡如在,而空虚不知所裁庶或飨之。」
例如:「自从王先生当选国代后总是宾客盈门他镇日迎来送往,忙得不可开交。」
迎来送往的字义分解
-
迎
迎 [ yíng ] 1. 接。 如 迎接。欢迎。迎宾。迎候。 2. 面对着,冲着。 如 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 3.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 如 逢迎。迎合。
-
来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9.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
送
送 [ sòng ] 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 如 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2. 赠给。 如 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 如 欢送。送别。送亲。 4. 丢掉。 如 断送。
-
往
往 [ wǎng ] 1. 去,到。 如 往返。往复。往还(huán )。往来。交往。向往。勇往直前。 2. 过去。 如 往昔。往日。往事。往古。往常。以往。一如既往。 3. 同“望”。
迎来送往造句
1、火树银花不夜天,举国欢腾庆新年。新衣新帽心里美,迎来送往乐淘淘。吉祥话儿说不尽,声声祝福耳边绕。新的一年新希望,迈开大步走向前。祝你蛇年快乐,幸福美满!
2、时间真快,在迎来送往中我们不经意又长了一岁。
3、按照这种观念,时间之迎来送往,皆起于其自身的滚动,犹如一只车轮。
4、例如,人们在寺庙里鞠躬,祭祖时鞠躬,但在迎来送往中却没有这个礼节,不像在日本那样折腾外国人。
5、农村社会密密麻麻的迎来送往,哪项不是侵蚀家庭经济后续力的“销金窟”。
6、中秋日渐近,口水不断流;若要吃得饱,月饼在二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聚一处,同吃月饼少一人。饼外过度包装,饼内情深意重。迎来送往有踪,甜蜜不是梦!
7、月将圆,福将至,一路秋色,一路凯歌,携手、支持收获颇多。岁月更迭,迎来送往,相交情谊甚笃。中秋将至,公司携全体员工祝新老朋友们佳节愉快,幸福美满!
8、尔等流落风尘,恐怕也非出于自愿,若是可以选择,谁不愿意做那千金小姐,而来做这迎来送往的营生。
9、这天的庙会盛况空前,人山人海,几乎要将弘图寺给挤爆了,迎来送往也把左腾空累得够呛。
10、是专职,工资待遇固然上去了,有车有房有随从有好处费有红包,但整天泡在会议上,忙于迎来送往,与自己的专业渐行渐远,最终影响的还是自己的名山事业。
迎来送往的相关词语
【迎来送往】的常见问题
-
迎来送往的拼音是什么?迎来送往怎么读?
答:迎来送往的拼音是:yíng lái sòng wăng
点击 图标播放迎来送往的发音。 -
迎来送往是什么意思?
答:迎来送往的意思是:迎接来的,送走离去的。语本后用以比喻应酬忙碌。
-
迎来送往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迎来送往的近义词是:来迎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