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晦
- 拼音
- yăng huì
- 注音
- ㄧㄤˇ ㄏㄨㄟˋ
- 繁体
- 養晦
养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养晦
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于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引证解释
谓隐居匿迹。
引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
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 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 恕 不能从。”
明•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国语辞典
养晦
语本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
引《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邢恕传》:「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谕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
网络解释
养晦
养晦,读音 yǎng huì,汉语词语,指隐居匿迹。
养晦的字义分解
-
养
养 [ yǎng ] 1. 抚育,供给生活品。 如 养育。赡养。抚养。养家。 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 如 养花。养殖。 3. 生育,生小孩儿。 4. 抚养的(非亲生的)。 如 养子。养父。养母。 5. 教育,训练。 如 培养。教养。 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 如 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 7. 保护修补。 如 养路。
-
晦
晦 [ huì ]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如 晦朔。 2. 夜晚。 如 晦明。风雨如晦。 3. 昏暗不明。 如 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 如 晦气。
养晦造句
1、男人长相的几个档次:丧权辱国,闭关自守,韬光养晦,为国争光,精忠报国。
2、韬光养晦下的不露锋芒,怨念憎恨里的赫赫威名。
3、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4、在外交方面,激进盲动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余痛犹存,韬光养晦的告诫言犹在耳。
5、邓*平可能深切体认到“树大招风”的道理,当初才会拟定“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外交战略。
6、明教韬光养晦恢复元气之后,张无忌重摄明教,从凉王遇刺、张宇清遇袭等,朱元璋命天师教联合段子羽等人,一时间,江湖风起云涌,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7、燕黯天玄冥诀大成几百年,韬光养晦不理世事一心感悟黑暗,终于领悟,这也是自黑暗天幕领悟以来第一次实战。
8、太阳既没,天地黑暗,前途莫测,喻君子处艰难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遵时养晦,所以卦名曰明夷。
9、组工干部要学会韬光养晦,注重身心和谐,时时养组工之气,处处树组工之风,努力增强自身的底气和硬气。
10、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养晦的相关词语
【养晦】的常见问题
-
养晦的拼音是什么?养晦怎么读?
答:养晦的拼音是:yăng huì
点击 图标播放养晦的发音。 -
养晦是什么意思?
答:养晦的意思是:语本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