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dăn

拼音
huáng dăn
注音
ㄏㄨㄤˊ ㄉㄢˇ
词性
名词
繁体
黃疸

黄疸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疸huáng dăn

  1. 病人的皮肤、组织和某些体液的黄色色素沉着由胆汁色素沉着引起。系由于胆汁之正常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如在某些肝病时)或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内出血后或各种溶血状态时)而出现的症状。又称黄瘅。身黄、目黄、小便黄是其三大主症。

    jaundice,icterus;

引证解释

  1. 亦作“黄癉”。中医学病症名。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都呈现黄色的症状。通称黄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目黄者曰黄疸。”
    《东观汉记·光武纪》:“帝风眩黄癉病发甚。”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一张本来就像害着黄疸病一般的脸孔也老是阴沉沉的,像落雨日的天。”

  2. 植物的一种病害。参见“黄銹病”。

国语辞典

黄疸huáng dăn

  1. 病名。因血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致人体皮肤、巩膜、黏膜变黄的病症。多见于肝胆疾病及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黄疸是新生儿黄疸

网络解释

黄疸 科普中国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的字义分解

  •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 5. 姓。

  • 疸 [ dǎn ] 1. 〔黄~〕病名,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亦作“黄病”。 疸 [ da ] 1. 见“ 疙瘩 ”(gēda)。

黄疸造句

1、16世纪,有洋蓟作为药物用于治疗黄疸、肝脏问题的使用记载.

2、肝硬化在中医属于胁痛、积聚、臌胀、黄疸等范畴。

3、蚊子也能扩展WestNile病毒,登革热,黄疸病以及其他疾病.

4、麦子过于遮蔽是发生黄疸病和黑疸病的重要原因,风吹小麦,可使麦田通风,减少虫害。

5、该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明杰表示,胆管癌患者早期大多无明显不适,有的会出现无痛性黄疸,易被误诊为肝炎、胆结石等,往往到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6、千里光、农吉利、天芥菜等因含有一类能引起迟发性肝毒性的生物碱,长期使用可导致肝静脉闭塞,出现黄疸和腹水。

7、聚丙烯腈(腈纶、奥纶)的单体丙烯腈接触皮肤后可引起经斑及大疱,甚至能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表现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贫血、黄疸等症状。

8、黄药子、壮骨关节丸可引起呕吐、头昏、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肝脏损害,如黄疸、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昏迷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9、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等病症,这种植物在我市并不多见。

10、早期不完全梗阻时黄疸较浅;如胆管梗阻逐渐加重,黄疸也可加深,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有黑疸之称)。

黄疸的相关词语

【黄疸】的常见问题

  1. 黄疸的拼音是什么?黄疸怎么读?

    答:黄疸的拼音是:huáng dăn
    点击 图标播放黄疸的发音。

  2. 黄疸是什么意思?

    答:黄疸的意思是:病名。因血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致人体皮肤、巩膜、黏膜变黄的病症。多见于肝胆疾病及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黄疸,是新生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