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笠
- 拼音
- dài lì
- 注音
- ㄉㄞˋ ㄌㄧˋ
戴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戴笠
戴斗笠。形容清贫。
引证解释
戴斗笠。形容清贫。参见“戴笠乘车"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1e26a4e48>戴笠乘车”。
引宋•孔平仲 《送张天觉》诗:“万事儵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
清•毛奇龄 《定交诗为胡以宁方中通堵凤蒸》:“担簦同汗漫戴笠自寒温。”
国语辞典
戴笠
语出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比喻身分微贱的朋友。
引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诗序〉:「虽忘筌戴笠兴交态于灵台。而搦管操觚协神心于胜气。」
人名。(西元1897~1946)谱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财政部缉私署署长、战时货运管理局局长、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所长。驰骋军中于情报侦察屡建奇功。以飞机失事殉难政府明令褒扬并公葬。
网络解释
戴笠 (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戴笠的字义分解
-
戴
戴 [ dài ]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如 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2. 尊奉,推崇,拥护。 如 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3. 姓。
-
笠
笠 [ lì ] 1.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如 斗(dǒu )笠。竹笠。草笠。 2.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如 笠盖。笠覆。
戴笠造句
1、戴笠在其权力巅峰时出现在战争中。
2、抗日期间,戴笠领导的军统局,主要行动是锄奸保国,杀死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警戒中国国民党内反对蒋介石的政敌。
3、2007年4月18日早晨6时左右,被告人龚有义身穿蓑衣,头戴笠帽,携带锄头、簸箕,进入位于后港村西南面的马良山毛竹园偷挖竹笋。
4、成员发动心腹爪牙,对戴笠实行全方位监视,消息源源不断传到山洞官邸。
5、戴笠所带之人如泥塑木雕,傻愣在那里。
6、也许除了老蒋之外,此刻戴笠的秘密特务机构已渗透到日本各大城市,甚至连天皇身边都有戴笠的人,洞晓这个惊天大秘密的人,恐怕也只有孟遥了。
7、李克农对国民党的情报机关了如指掌,而戴笠只能靠着几个共产党的变节分子对共产党的情报机关盲人摸象。
8、戴笠,字雨农,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早年曾在浙军当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
9、王祖贤的祖父早年曾入军统,受到世叔胡适严训,章太炎和戴笠曾为其师。
10、蒋办事素来果断干练,当他意识到戴笠有权重震主之威时,立即毫不犹豫地采取抑制措施。
戴笠的相关词语
【戴笠】的常见问题
-
戴笠的拼音是什么?戴笠怎么读?
答:戴笠的拼音是:dài lì
点击 图标播放戴笠的发音。 -
戴笠是什么意思?
答:戴笠的意思是:①.语出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比喻身分微贱的朋友。②.人名。(西元1897~1946)谱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财政部缉私署署长、战时货运管理局局长、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所长。驰骋军中,于情报侦察,屡建奇功。以飞机失事殉难,政府明令褒扬并公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