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 告
- 拼音
- yǔ gào
- 注音
- ㄩˇ ㄍㄠˋ
予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予告
- 汉代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依例给以在官休假的待遇谓之予告。告,休假。 
- 后代凡大臣因病、老准予休假或退休的都叫予告。 
引证解释
- 汉 代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依例给以在官休假的待遇,谓之予告。告,休假。 - 引《汉书·冯野王传》:“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为亭长常告归之田” 裴骃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汉 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
- 后代凡大臣因病、老准予休假或退休的都叫予告。 - 引宋•杨万里 《二月二十四日雨中泛舟赋诗》:“君王予告作寒食来看 孤山 海棠色。” 
 《明史·文苑传三·李攀龙》:“﹝ 攀龙 ﹞念母思归遂谢病。故事外官谢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 何景明 例,特予告归。予告者,例得再起。”
 《清会典·吏部·稽勋清吏司》:“凡官年老告休者则令致仕。大臣予告者,或加衔、或食俸皆出特恩,以示优异焉。”
 《花月痕》第三回:“原来 漱玉 家中有一座园亭是太傅予告之后,颐养之地。”
国语辞典
予告
- 汉律规定年俸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得以享有在官而准予休假的礼遇。故后代凡大臣因年老或疾病准予休假或辞官退休皆称为「予告」。 - 引《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 
 《花月痕·第三回》:「原来漱玉家中有一座园亭,是太傅予告后颐养之地。」
网络解释
予告
汉朝官吏休假制度。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法令可带职休假,则称予告。予告不得归家,但居官不视事。
予告的字义分解
- 
					予予 [ yú ] 1. 同“余”,我。 如 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予 [ yǔ ] 1. 给与。 如 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 
					告告 [ gào ] 1. 说给别人,通知。 如 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 2.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 如 告发。告状。控告。 3. 表明,请求。 如 告老。告急。自告奋勇。 4.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 如 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告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告。 
予告的相关词语
【予告】的常见问题
- 
					予告的拼音是什么?予告怎么读?答:予告的拼音是:yǔ gào 
 点击 图标播放予告的发音。
- 
					予告是什么意思?答:予告的意思是:汉律规定年俸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得以享有在官而准予休假的礼遇。故后代凡大臣因年老或疾病准予休假或辞官退休,皆称为「予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