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不 释 卷
手不释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手不释卷
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即书籍。手中一直拿着书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
英be very studious; with a book always in hand;
引证解释
手执书本没有放下的时候。形容勤读不倦。
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 文帝 ﹞博闻彊识才艺兼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宋书·沉攸之传》:“攸之 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諳忆。”
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习吉 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国语辞典
手不释卷
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也作「手不辍卷」。
引《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
手不释卷的字义分解
-
手
手 [ shǒu ]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如 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2. 拿着。 如 人手一册。 3. 亲自动手。 如 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4. 技能、本领。 如 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如 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6. 小巧易拿的。 如 手枪。手册。
-
不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释
释 [ shì ] 1. 解说,说明。 如 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2. 消除,消散。 如 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3. 放开,放下。 如 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 如 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
卷
卷 [ juàn ]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 如 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如 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 如 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 如 案卷。 卷 [ juǎn ]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如 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 如 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 如 烟卷儿。纸卷儿。
手不释卷造句
1、安徒生童话真吸引人,谁读都会手不释卷。
2、小说描写了当事实真相被一一揭露时的动乱,却并不显得多愁善感,虽然可能会激起读者的一些痛苦情绪,却一定会让他们手不释卷。该书获得了2002年布克奖的提名。
3、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恫上,仍旧手不释卷。
4、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闲,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5、本故事跌宕起伏,情节设计巧妙,令人手不释卷。
6、我大师兄自我上山学艺见他时就沉迷道法奇术,对那周易更是手不释卷。
7、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8、这个,恐怕是不方便的,我对这些书物也是颇为喜爱,要不是近来琐事太多,一定也是手不释卷的。
9、深研禅理,手不释卷,著有语录8卷、诗集10集。
10、各色人物揪心的命运在作者手里紧握,各为其主的战斗,这场胜负难分的博弈才会更加精彩,怎么才能让读者手不释卷的阅读就是作者的能力了。
手不释卷的相关词语
【手不释卷】的常见问题
-
手不释卷的拼音是什么?手不释卷怎么读?
答:手不释卷的拼音是:shǒu bù shì juàn
点击 图标播放手不释卷的发音。 -
手不释卷是什么意思?
答:手不释卷的意思是: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也作「手不辍卷」。
-
手不释卷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手不释卷的近义词是:开卷有益 好学不倦 爱不释手 百读不厌 手不释书 学而不厌 孜孜不倦 临池学书 手不辍卷
-
手不释卷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手不释卷的反义词是: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