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色
- 拼音
- guó sè
- 注音
- ㄍㄨㄛˊ ㄙㄜˋ
- 繁体
- 國色
国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色
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
例天姿国色。骊姬者国色也。——《公羊传·僖公十年》
英national beauty;
牡丹,色极艳丽有国色之称。
例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尝牡丹》
英peony;
引证解释
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冠绝一国故云。
引《公羊传·僖公十年》:“驪姬 者,国色也。”
何休 注:“其颜色一国之选。”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宋•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清•秋瑾 《白莲》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粧。”美丽的花多指牡丹。
引唐•罗隐 《牡丹》诗:“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宋•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二:“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清•姚鼐 《和袁香亭看牡丹》诗:“兴极捲幃看国色,病餘拥毳作僧诗。”
国语辞典
国色
一国之中容貌绝顶美艳的女子。也作「国姝」。
引《公羊传·僖公十年》:「骊姬者国色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卿家如此国色如此慧巧,宜配佳偶方为厮称。」
网络解释
国色 (词语)
国色,一般指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后来也借指绝顶出色的事物。出自清·秋瑾 《白莲》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粧。”
国色的字义分解
-
国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如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 特指中国的。 如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3. 姓。
-
色
色 [ sè ]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 如 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 如 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3. 情景,景象。 如 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4. 种类。 如 各色用品。 5. 品质,质量。 如 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6. 妇女美貌。 如 姿色。色艺。 7. 情欲。 如 色情。好(hào)色。
国色造句
1、春天的美在于它的百花怒放、国色天香、雍容典雅、娇俏玲珑、馨香可人……,那万紫千红为东风而争妍的画面所展现的,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2、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辛弃疾
3、玉兰花,你是天工神匠用洁白无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之珍品,你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样飘逸,你比荷花更秀丽细腻,比菊花更朴实亲切。
4、整座花园,栽种的尽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
5、这几株牡丹浓艳极了,怪不得古人对它有天香国色之称。
6、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时节,人们特意到王城公园去观赏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
7、雍容华贵的牡丹就像刚从华清池沐浴而出的杨贵妃,光艳而妩媚。“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善逢迎的李白竟被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花容月貌而打动,可谓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牡丹总领群芳,也难怪人们看到盛开的牡丹就会想起杨玉环来。
8、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月貌,色艺俱佳,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我知道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一定是这样的!
9、洛阳牡丹之所以能出名中外,是由于它们形大鲜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冠绝群芳、国色天香,并且俱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10、咖啡色的t恤,白色的运动裤,乌黑的长发用一根橡皮筋绑着,身子修长娉婷,文静娇艳的脸蛋,红唇有如烈焰,吹弹得破的粉嫩,活脱脱的国色天香。
国色的相关词语
【国色】的常见问题
-
国色的拼音是什么?国色怎么读?
答:国色的拼音是:guó sè
点击 图标播放国色的发音。 -
国色是什么意思?
答:国色的意思是:一国之中容貌绝顶美艳的女子。也作「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