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zé
注音
ㄧ ㄗㄜˊ
词性
数量词
繁体
一則

一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则yī zé

  1. 犹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与“二则”、“三则”等连用列举原因或理由。表数量。一项一条。如:新闻一则;启事一则

引证解释

  1. 犹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

    《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汉•王充 《论衡·量知》:“一则不能见是非一则畏罚不敢直言。”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保持较大一部分兵力于适当的机动地区不要绝对地分散一则便于应付可能的事变一则使分散执行的任务有一个重心。”

  2. 与“二则”、“三则”等连用列举原因或理由。

    《朱子语类》卷十六:“《大学》诚意看来有三样:一则内全无好善恶恶之实而专事掩覆於外者此不诚之尤也。”
    《西游记》第一回:“﹝神仙﹞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
    巴金 《雾》六:“一则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二则他害怕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说话时不免现出激动的样子。”

  3. 表数量。一项,一条。

    如:新闻一则;启事一则

国语辞典

一则yī zé

  1. 一条、一项。

    如:「一则新闻」、「一则广告」。

  2. 分条叙说数事时用以表示第一条或并列的二条。

    《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如:「便利超商有很多个好处:一则民生小用品齐全二则价格合理公道三则设置密度大购买方便。」

网络解释

一则

一则,拼音yī zé,是指犹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

一则的字义分解

  •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一胜一负。 10. 初次。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则 [ zé ] 1. 模范。 以身作则。 2. 规程,制度。 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3. 效法。 则先烈之言行。 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 闻过则喜。 5. 表示转折,却。 今则不然。 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 此则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 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 则甚(做什么)。 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 新闻两则。

一则造句

1、真正的广告不在于制作一则广告,而在于让媒体讨论你的品牌而达成广告。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3、生活多么无趣,但一则则无趣的生活编织在一起,才构成了生命的繁华。

4、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5、我在地方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有一辆新车廉价出售,但我打电话给出售者时,被告知那辆车早已被人抢先一步买去了。

6、“叔向断狱”是古史记载中的一则典型案例。

7、9月7日,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38,G新黄浦)一则极为简短却耐人寻味的公告,让国资房企老总首次卷入上海社保基金案落马的消息得到印证。

8、于是我相信,在每一则“擦身而过”的广告贴中,在每一段近乎绝望的独白中,在每一句“恐怕你读不到我即将告白的一切”背后,总有一枚大约十五瓦亮的小灯泡,正默默坚守着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9、InkPR提出了对SXSW演员休息室的一则广播告示:“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长得能涵盖主题,同时短得能吸引人的兴趣。”。

10、“中国各界第一时间声援日本抗震救灾”,一则新闻通稿的标题也会如此变得让人动容。

一则的相关词语

【一则】的常见问题

  1. 一则的拼音是什么?一则怎么读?

    答:一则的拼音是:yī zé
    点击 图标播放一则的发音。

  2. 一则是什么意思?

    答:一则的意思是:①.一条、一项。②.分条叙说数事时,用以表示第一条或并列的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