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皮着骨是什么意思_粘皮着骨的拼音_粘皮着骨详细解释_汉语词典

nián zhuó

拼音
nián pí zhuó gǔ
注音
ㄋㄧㄢˊ ㄆㄧˊ ㄓㄨㄛˊ ㄍㄨˇ
词性
成语
繁体
粘皮著骨

粘皮着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粘皮着骨nián pí zhuó gǔ

  1. 比喻执着刻板。

  2. 比喻不爽利。

引证解释

  1. 比喻执着,刻板。

    《朱子全书》卷十八:“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説。”
    亦作“粘皮带骨”。 明•郎瑛 《七修续稿·诗文九·四言咏物》:“咏物太着题则粘皮带骨而卑陋。”
    清•赵翼 《瓯北诗话·古今诗互有优劣》:“且诗虽刻划终觉粘皮带骨,无浑脱之致。”

  2. 比喻不爽利。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原来 赵三 为人粗暴动不动自夸道:‘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粘皮着骨的字义分解

  • 粘 [ nián ] 1. 同“黏”。 2. 姓。 粘 [ zhān ] 1. 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 糖粘牙。 2. 用胶水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 粘贴。粘连。粘接。 3. 同“沾”。

  • 皮 [ pí ]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皮毛。 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裘皮。 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封皮。书皮。 4. 表面。 地皮。 5. 薄片状的东西。 豆腐皮。 6. 韧性大,不松脆。 花生放皮了。 7. 不老实,淘气。 顽皮。 8. 指橡胶。 胶皮。皮球。 9. 姓。

  • 着 [ zhuó ] 1. 穿(衣)。 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2. 接触,挨上。 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 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4. 下落,来源。 着落。 5. 派遣。 着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 着即施行。 着 [ zháo ] 1. 接触,挨上。 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 感受,受到。 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3. 使,派,用。 别着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 着火。灯着了。 5. 入睡。 躺下就着。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打着了。没见着。 着 [ zhāo ]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 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 高着儿。没着儿了。 3. 放,搁进去。 着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 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着 [ zhe ]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走着。开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 好着呢! 3. 助词,表示祈使。 你听着!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 顺着。照着办。

  • 骨 [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 侠骨。骨气。 骨 [ gū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声)。

粘皮着骨的相关词语

【粘皮着骨】的常见问题

  1. 粘皮着骨的拼音是什么?粘皮着骨怎么读?

    答:粘皮着骨的拼音是:nián pí zhuó gǔ
    点击 图标播放粘皮着骨的发音。

  2. 粘皮着骨是什么意思?

    答:粘皮着骨的意思是:①.比喻执着,刻板。②.比喻不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