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言
- 拼音
- lì yán
- 注音
- ㄌㄧˋ ㄧㄢˊ
- 词性
- 动词
立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立言
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英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引证解释
指著书立说。
引《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晋•葛洪 《抱朴子·行品》:“摛鋭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泛指写文章。
引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立论;提出某种见解或主张。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臣等再三细绎立言虽或过激,而究非狂悖之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在承认我的解释上立言。则我的证据虽然只有一个而 河上博士 是连一个也没有。”
国语辞典
立言
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
引《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的一定的规矩。」
网络解释
立言
古人提出的“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三立”,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
立言的字义分解
-
立
立 [ lì ] 1. 站,引申为竖起来。 如 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2. 做出,定出。 如 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3. 存在,生存。 如 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4. 马上,即刻。 如 立时。立刻。立等。 5. 姓。
-
言
言 [ yán ] 1.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立言造句
1、立德立言立功,谦逊勤勉志诚,律己修身讲文明,华夏美德传承。经济文化繁荣,民族伟大复兴,科学发展共践行,腾飞中华巨龙!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叔孙豹
3、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4、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应当确立辩证唯生产力论,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立言立论。
5、作为诸侯王的刘安,受这时代风气的召唤,以饱学之才华著书立言,企图建立他为汉廷构筑的理想国。
6、金坛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名医辈出,或坐堂待诊,或周游四方,治病济世,著书立言,为后世所传颂。
7、有的练功舞剑,强身健体;有的养花遛鸟,闲情逸致;有的挥毫泼墨,陶冶情操;有的回顾历史,著书立言;有的旅游度假,颐养天年。
8、也因为两种身份,这个第一代网络写手,至今还是“写手”,他不把自己当作家,所以也没有作家那种要著书立言、传世经典的野心,他的写作只是一种“释放”。
9、著书立言,不仅需要以品牌实力为基础,还需要与业界分享心得体会的气度。
10、于立源先生以心灵映射万象,以胸中之意,手中之笔,代山川而立言,以天地之灵,气贯绢素之上。
立言的相关词语
【立言】的常见问题
-
立言的拼音是什么?立言怎么读?
答:立言的拼音是:lì yán
点击 图标播放立言的发音。 -
立言是什么意思?
答:立言的意思是: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