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民
- 拼音
- xiān mín
- 注音
- ㄒㄧㄢ ㄇㄧㄣˊ
- 近义词
- 前民
先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先民
泛指古人。
英ancient people;
古代的贤人。
例先民询之。——清·刘开《问说》
英ancient sage;
引证解释
古代贤人。
引《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朱熹 集传:“先民,古之贤人也。”
晋•葛洪 《抱朴子·逸民》:“隐居求志先民嘉焉。”
宋•叶适 《祭吕太史文》:“畅群儒之异旨,续先民之遗胄。”
清•赵翼 《柬黄月山文学》诗:“诗文确有先民法游射能言大父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二:“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泛指古人。
引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初建此城则有斯丘,传承先民,曰 王氏 墓。”
宋•叶适 《祭蔡行之尚书文》:“名传外夷气盖先民。”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一方面给我们自己以策励与对于先民的生活的充分的明了一方面也给我们的许多友邦以对于我们的往昔与今日的充分的了解。”
国语辞典
先民
称古之贤者。
引《诗经·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朝闻夕没先民所思。」古人。
引《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尔言是听,维尔言是争。」
《文选·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网络解释
先民 (词语)
先民,拼音xiān mín,意思是古代贤人等。
先民的字义分解
-
先
先 [ xiān ]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如 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 如 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 如 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 4. 姓。
-
民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先民造句
1、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2、先民以精卫填海的意志开疆拓土,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后代子孙所景仰。
3、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不仅反映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不怕困难、英勇顽强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精神。
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5、大口尊独特的放置方式,体现了远古先民生殖崇拜和阴阳和合的观念。
6、黎族木刻文化始于刻木记事在人类的早期特别文字发明之前,先民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互相交流,发明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或用某种物件记事的方法。
7、砖、石、木雕刻的精湛,因门墩、隐壁、回廊、额首、石狮、阶石、门枕石、拴马桩、上马石、碑刻等感叹张家口先民们文化创造的厚重、古朴及永恒的美。
8、而其生灭的过程往往是先民拓垦历史的写照,甚至是社会现象的反映。
9、距今2300多年前的战国中后期,在以今隆阳区为中心的澜沧江、怒江及伊洛瓦底江中游流域,曾崛起过一个滇西先民“哀牢夷”。
10、上古时代,先民事事都以占卜问祸福休咎,他们把龟甲放在火上灼焦,再看龟甲上的裂纹,来占卜吉凶。
先民的相关词语
【先民】的常见问题
-
先民的拼音是什么?先民怎么读?
答:先民的拼音是:xiān mín
点击 图标播放先民的发音。 -
先民是什么意思?
答:先民的意思是:①.称古之贤者。②.古人。
-
先民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先民的近义词是: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