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信 力
- 拼音
- gōng xìn lì
- 注音
- ㄍㄨㄥ ㄒㄧㄣˋ ㄌㄧˋ
公信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信力
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国语辞典
公信力
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
例如:「这份民意调查因抽样不够客观而缺乏公信力。」
网络解释
公信力
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词credibility意指为某一件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政治伦理范畴。
公信力的字义分解
-
公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信
信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 如 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 如 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 如 信仰。信徒。 4. 消息。 如 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 如 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 如 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 8. 姓。 信 [ shēn ] 1. 同“伸”,舒展开。 2. 同“伸”,表白。
-
力
力 [ lì ]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 如 力气。力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 如 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 如 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4. 用极大的力量。 如 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5. 姓。
公信力造句
1、只有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才能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克己奉公,干净干事。
2、上海公厕的雷人服务就是种“垃圾广告”,它恶意透支媒体公信力,给大众带来强烈的精神污染,看过之后停留在脑海里的仅仅是庸俗恶劣的回忆。
3、更关键的在于检察、组织系统首先必须操守品行好,不卖人情,举措端直,在“进贤能、退不肖”方面端出实绩,具有公信力和威慑力。
4、相比政策规定,后者对于公众感受、民心向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无疑更甚。
5、这些恶例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很大变数,执法机关的公信力被动摇。
6、忙着对口径、欲盖弥彰、打压记者,和杨建臣一起输的还有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7、公共空间中的信任感,即公信力越强大,公益事业也就越坚固、繁盛;公信力越匮缺,公益往往就越脆弱、凋敝。
8、但实践证明,允许乃至鼓励老百姓批评法院,非但没有影响法院的形象和司法的公信力,反而让老百姓“心平气顺”。
9、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甄别机制,如果选不公、调不好,将祸患无穷,“水源的破坏者”是导致司法权威缺失、司法公信力走低的直接责任者。
10、任何维护名誉的努力,似乎都能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们需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公信力”而顶回去。
公信力的相关词语
【公信力】的常见问题
-
公信力的拼音是什么?公信力怎么读?
答:公信力的拼音是:gōng xìn lì
点击 图标播放公信力的发音。 -
公信力是什么意思?
答:公信力的意思是: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