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韵
- 拼音
- qì yùn
- 注音
- ㄑㄧˋ ㄩㄣˋ
- 繁体
- 氣韻
气韵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气韵
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例以气韵胜。——蔡元培《图画》
英flavor;
引证解释
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或韵味。
引《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
《北史·文苑传序》:“及 太和 在运鋭情文学,固以頡頏 汉彻,跨躡 曹丕气韵高远,艳藻独构。”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元•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南史》:“数年间稍入诗境……气韵沉雄,时少及之者。”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画﹞气韵生动意想超拔。”指人的神采和风度。
引唐•孟郊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之二:“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宋•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数僧宴坐寂嘿於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
明•屠隆 《綵毫记·夫妻翫赏》:“扬鸞飞凤谩夸水月精神;控鹤乘云亦有烟霞气韵。”
欧阳山 《苦斗》六十:“但是她那灵慧、矫捷、轻盈、安祥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气味;味道。
引宋•陶穀 《清异录·熏燎》:“林邑、占城、闍婆、交趾 以杂出异香剂和而范之,气韵不凡。”
明•袁宗道 《上方山二》:“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煑,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苓芽代,气韵亦佳。”
国语辞典
气韵
文章、书画的风格、韵味。
引《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史臣曰》:「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
人的神采气度。
引唐·孟郊〈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之二:「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网络解释
气韵
气韵,汉语词汇。
拼音:qì yùn
指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也指人的神采和风度等,统称气韵。
气韵的字义分解
-
气
气 [ qì ]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 如 气体。 2. 呼吸。 如 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 如 气候。气温。气象。 4. 鼻子闻到的味。 如 气味。臭气。 5. 人的精神状态。 如 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6. 怒,或使人发怒。 如 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7. 欺压。 如 受气。 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 如 气功。气血。气虚。 9. 中医指某种症象。 如 痰气。湿气。 10. 景象。 如 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
韵
韵 [ yùn ] 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2. 和谐而有节奏的。 如 韵白。琴韵悠扬。 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 如 风韵。气韵。韵味。
气韵造句
1、初赏一树绿痕,又恋独特气韵。
2、年岁见长,我们的话越来越少,越来越懒得倾诉。那些美好的事封存在心底,会浓缩成一颗甜蜜的糖;那些忧伤的事,压缩在心底,会消逝成一缕浅淡的风。何必多说?眼睛明晰的,心里是明白的,气韵是淡然的。李筱懿
3、这件作品整体风格属空灵秀润型,用笔沉着稳健,线条折挫屈曲、动中寓静、气韵生动、节奏有序,结体端庄而爽朗。
4、6日开幕的“2004抽象艺术大展”上,65位上海画家的抽象作品集体亮相,显示出来自西方的抽象艺术已被注入中国气韵。
5、书法师董而不为其所囿,以二王气韵为胜,能吸收山水中的意境与趣味,加以中锋线条,显得质朴纯清、气格高迈。
6、在鲜红的舞毯上,她穿着薄如蝉翼的长长白纱,头上挽着两个高高的蝉头髻,缓缓而入,清丽脱俗,气韵高华,宛如嫦娥仙子下凡,让人绝无尘想。
7、这种超验式链接,是侯孝贤有意制造的沟壑,无论“气韵剪辑法”还是“云团剪辑法”,都是基于制造这样的陌生效果。
8、丝绸般顺滑的紫色长发,墨玉般的深邃双眼,若有若无的淡淡笑容,犹如三月里随暖风在湖边丝缕摇曳的一株春柳,容颜赏心悦目,气韵睟质如玉。
9、文峰塔凌霄岑山,悬钟山气韵山河,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一座新兴城市矍然而起。
10、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气韵的相关词语
【气韵】的常见问题
-
气韵的拼音是什么?气韵怎么读?
答:气韵的拼音是:qì yùn
点击 图标播放气韵的发音。 -
气韵是什么意思?
答:气韵的意思是:①.文章、书画的风格、韵味。②.人的神采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