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拼音
dān dú
注音
ㄉㄢ ㄉㄨˊ

丹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丹毒dān dú

  1. 一种急性皮肤炎症多见于小腿和面腿。

    eryslpelas;

引证解释

  1. 病名。俗称“流火”。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皮下浅表淋巴管网发炎多发生于小腿或面部。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丹毒:“丹毒名多云片形风火湿寒肉分凝。胸腹四肢分顺逆清火消风砭敷灵。”
    注:“孙真人 云:‘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色,如丹涂之状,其大如掌,甚者遍身有痒有痛,而无定处。’”

国语辞典

丹毒dān dú

  1. 病名。一种散播性链球菌所引起的组织炎及淋巴管炎。患部皮肤红肿、疼痛、易蔓延多半引起高烧、淋巴腺肿及脑膜炎等并发症。

网络解释

丹毒 科普中国

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丹毒的字义分解

  • 丹 [ dān ] 1. 红色。 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 丸散膏丹。 3. 姓。

  • 毒 [ dú ] 1.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 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2. 害,伤害。 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 凶狠,猛烈。 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4. 恨,以为苦。 令人愤毒。 毒 [ dài ] 1. 古同“玳”,玳瑁。

丹毒造句

1、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丹毒的临床效果。

2、对丹毒,疖肿,急性胆囊炎等各种急性炎肿有卓效.

3、由于同时感染沙门氏菌病或猪丹毒,脾脏可能增大和发黑.

4、按时给生猪注射“三联苗”,可有效控制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大疾病,减少死亡率,相对减少耗料。

5、而土壤则极易传播大豆疫病菌、马铃薯金线虫、猪丹毒杆菌等多种动植物的病原生物,我国相关法律条例将土壤和部分植物种苗列为禁止进境物。

6、绿豆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心、胃热盛及痈肿、丹毒等证,对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饮服绿豆,均有解救作用。

7、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

8、实验结果经统计处理表明,两者间的差别非常显著,这结果预示着可以用细胞电泳方法代替小动物法检验猪丹毒菌苗的效价。

9、狼把草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

10、章旭为孩子诊病后,决定对古方凉营清气汤进行加减做为治疗的主方,去石斛、竹叶,加大黄、玄明粉,以通腑泄火,加黄芹以解丹毒

丹毒的相关词语

【丹毒】的常见问题

  1. 丹毒的拼音是什么?丹毒怎么读?

    答:丹毒的拼音是:dān dú
    点击 图标播放丹毒的发音。

  2. 丹毒是什么意思?

    答:丹毒的意思是:病名。一种散播性链球菌所引起的组织炎及淋巴管炎。患部皮肤红肿、疼痛、易蔓延,多半引起高烧、淋巴腺肿及脑膜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