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治 维 新
- 拼音
- míng zhì wéi xīn
- 注音
- ㄇㄧㄥˊ ㄓˋ ㄨㄟˊ ㄒㄧㄣ
明治维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治维新
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出现危机。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发动拥护天皇、驱逐洋人的“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成为要求推翻江户幕府的“倒幕”运动。1867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迫使将军交权建立新政府。1868年幕府制度被推翻后天皇改年号为明治。此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废除封建制度发展经济,建立新军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的字义分解
-
明
明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 如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 如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 如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 如 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 如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 如 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 如 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如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 如 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 如 明代。 11. 姓。
-
治
治 [ zhì ] 1. 管理,处理。 如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 如 治河。治水。 3. 惩办。 如 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 如 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如 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 如 治学。治史。 7. 安定。 如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如 府治。治所。 9. 姓。
-
维
维 [ wéi ] 1. 系,连结。 如 维系。维絷。 2. 保持。 如 维持。维护。维修。维生素。 3. 纲。 如 纲维(总纲,亦指法度)。 4.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5. 思考。 如 思维(亦作“思惟”)。 6. 以,因为。 如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7.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如 维新。维妙维肖。 8. 姓。
-
新
新 [ xīn ] 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 如 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 如 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3. 不久以前,刚才。 如 新近。 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 如 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 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 如 新娘。新郎。新房。 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 姓。
明治维新造句
1、日本人平时很少吃兽肉,据说吃牛肉的风气是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的,有些保守的京都人至今不能习惯肉腥。不过,战后日本政府为了改善民间的食生活,促进国民健康,已提倡面食和多食鸟兽肉,而一般年轻人也逐渐有重视肉食的倾向了。林文月
2、明治维新后,西方各种文学流派纷纷涌入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因其反封建道德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很快占据了日本文坛。
3、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完全推崇汉医,其理论完全是中医的理论内涵。
4、日本人明治维新喊的口号就是中国的朱舜水纪念一位日本英雄写的一篇文章,被日本学者视为珍品的《凑川碑阴记》。
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从一个闭关自守的落后封建社会一跃而成为日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脱亚入欧的理想。
6、因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建立了一个头号的东方军事强权,而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则一蹶不振,两国的军力差距以几何级数拉开。
7、溯自日本明治维新后,接受西方科学文明,革新内政,发展工业,军事装备趋于现代化,国势蒸蒸日上。
8、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之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及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焕发出夺目光辉。
9、就近代人物而言,戊戌变法时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多对月照与西乡隆盛推崇有加,背后就是他们对明治维新的认同与效仿。
10、作品讲述了曾拥有“拔刀斋”异名的流浪剑客绯村剑心活跃在明治维新后的东京的故事,是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元老级作品。
明治维新的相关词语
【明治维新】的常见问题
-
明治维新的拼音是什么?明治维新怎么读?
答:明治维新的拼音是:míng zhì wéi xīn
点击 图标播放明治维新的发音。 -
明治维新是什么意思?
答:明治维新的意思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出现危机。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发动拥护天皇、驱逐洋人的“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成为要求推翻江户幕府的“倒幕”运动。1867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迫使将军交权,建立新政府。1868年幕府制度被推翻后,天皇改年号为明治。此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废除封建制度,发展经济,建立新军,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