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赵
- 拼音
- hòu zhào
- 注音
- ㄏㄡˋ ㄓㄠˋ
- 繁体
- 後趙
后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赵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国号赵。史称后赵(公元319年-351年)。
引证解释
十六国之一。羯族 石勒 所建国号 赵。史称 后赵 (公元319年-351年)。
国语辞典
后赵
朝代名。(西元319~350)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羯人石勒灭前赵国号赵,初都襄国,后都邺城。后为前燕所灭。史称为「后赵」。
网络解释
后赵
后赵(319——352)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后期改国号为“卫”。历经七主共享国三十二年。
319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330年)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旋称帝。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从子石虎篡位称居摄天王。335年,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337年称大赵天王349年复称帝。石虎非常残暴征役无时,大兴土木,荒淫无度社会矛盾尖锐。
太宁元年(349年)石虎卒,其诸子为争帝位互相残杀石虎养孙冉闵坐大把权,并于350年改国号为“卫”,不久杀皇帝石鉴,并屠杀石氏子孙及羯胡同时石祗也在襄国称帝,内战全面爆发。351年石祗被手下大将刘显所杀之后刘显也被冉闵攻杀,后赵最终灭亡。
石勒开拓疆土灭汉赵,占有除辽东、河西以外的北方地区。后赵前期仍采取胡汉分治政策但注意笼络汉族士人减轻租赋,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儒家教育。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及荆州和幽州部分地区。
后赵的字义分解
-
后
后 [ hòu ] 1. 君主;帝王。 如 商之先后(先王)。 2. 帝王的正妻。 如 皇后。太后。 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如 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 如 日后。后福。后期。 6. 指次序,与“前”相对。 如 后排。后十名。 7. 子孙。 如 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8. 姓。
-
赵
赵 [ zhào ]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 如 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赵(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 姓。
后赵造句
1、东晋南朝继承这一制度,至少部分十六国政权如前燕、后赵采用该制。
2、后赵,谁是小沈阳的恩师,在他本身的权力特别流行,否定有任何同性恋的内涵。
3、只是刘曜在此战之后决策失误,未能利用此战对后赵所造成的震荡性效果,直捣襄国,而转锋南攻洛阳,致使贻误战机,才铸就了自己的失败。
4、勿庸提及N年后百万雄师过大江,不足十年后赵匡胤的大军就以沉锭系船之法在长江天险上架设浮桥冲上江南的土地!“王爷的意思是——”。
5、冉闵为石虎养孙,改名石闵,是后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以勇敢善战著称。
6、比如后赵国主羯人石勒推崇僧人佛图澄,下诏书“中州胡晋略皆奉佛”。
7、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
8、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
9、苏峻一死,祖约就感觉到末日来临,在江边吹来的刺骨寒风中,他带了亲信、宗族几百人逃往后赵。
10、2014年12月15日,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小梨子沟的80后赵明因村上宽带升级十分高兴。
后赵的相关词语
【后赵】的常见问题
-
后赵的拼音是什么?后赵怎么读?
答:后赵的拼音是:hòu zhào
点击 图标播放后赵的发音。 -
后赵是什么意思?
答:后赵的意思是:朝代名。(西元319~350)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羯人石勒灭前赵,国号赵,初都襄国,后都邺城。后为前燕所灭。史称为「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