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描写“白”的词语

共 95 条词语

白词语列表
  • 白版

    bái băn

    亦作“白板”。[查看详情]

  • 白苏

    bái sū

    植物名。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叶对生,呈卵圆形或圆形,边缘锐齿状。秋日开花,花小色白。小坚果球形,具网纹。叶嫩可食,种子可榨油,作雨衣、雨伞等涂料。[查看详情]

  • 白絮

    bái xù

    ①.棉絮。②.飘舞的雪花。[查看详情]

  • 白祥

    bái xiáng

    ①.白色灾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②.白色的祥瑞。[查看详情]

  • 白班

    bái bān

    大陆地区指日班。[查看详情]

  • 白道

    bái dào

    ①.大路。②.天文学上指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和天体相交的大圆。③.指有势力的官员、民代、警察等。有正当职业,表面上看不出从事非法勾当者。与「黑道」相对。[查看详情]

  • 白物

    bái wù

    银子。[查看详情]

  • 白没

    bái méi

    没收;公开侵夺。[查看详情]

  • 白乌

    bái wū

    白羽之乌。古时以为瑞物。[查看详情]

  • 白鳝

    bái shàn

    鳗鱼的别名。参见「鳗鱼」条。[查看详情]

  • 白根

    bái gēn

    白蔹的别名。一种可入药的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白蔹》。[查看详情]

  • 白费

    bái fèi

    白白的浪费。[查看详情]

  • 白羲

    bái xī

    即白义。[查看详情]

  • 白体

    bái tǐ

    区别于黑体的笔画较细的一种铅字字体,如老宋体等。[查看详情]

  • 白头

    bái tóu

    白色的头发。唐·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后常用以比喻年老。[查看详情]

  • 白芷

    bái zhǐ

    植物名。繖形科白芷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呈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繖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粗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查看详情]

  • 白票

    bái piào

    ①.私人出具的单据。②.未写候选人的空白选票。[查看详情]

  • 白毡

    bái zhān

    ①.白羊毛压成的厚呢。②.比喻杨花。③.比喻积雪。[查看详情]

  • 白口

    bái kǒu

    ①.古时书籍的版式,中央折缝处称为「版心」。版心上下各有一横线,由此横线至上下边栏的空格称为「象鼻」。象鼻中空白的即称为「白口」。②.古时称演戏者的说白为「白口」。[查看详情]

  • 白卷

    bái juàn

    没有作答的考卷。[查看详情]

  • 白鲞

    bái xiăng

    鲞,鱼干。白鲞指晒干的石首鱼,其味甜美。[查看详情]

  • 白族

    bái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有一百六十万,主要分布于云南大理一带,少数散居于四川、贵州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有人说属彝语支,有人说应单立白语支。大多通用汉语文。产大理石,故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艺品制作十分精美。漆器亦颇负盛名。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多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查看详情]

  • 白液

    bái yè

    ①.水银。②.白色浆汁。③.玉露。[查看详情]

  • 白铅

    bái qiān

    锌、碳酸铅的俗称。[查看详情]

  • 白页

    bái yè

    空白纸张。[查看详情]

  • 白旗

    bái qí

    战败投降或诈降时所举的旗子。[查看详情]

  • 白麞

    bái zhāng

    色白的獐子。古代以为祥瑞。[查看详情]

  • 白及

    bái jí

    亦称“白芨”。植物名。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牛名。[查看详情]

  • 白米

    bái mǐ

    经过碾制程度较精细的米粒。[查看详情]

  • 白襕

    bái lán

    古时士人的服装。[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