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订
- 拼音
- zhì dìng
- 注音
- ㄓˋ ㄉㄧㄥˋ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制訂
- 近义词
- 制定 拟定 拟订 订定 制订 协议 同意
- 反义词
- 取消 废除
制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制订
- 制定;拟订。 
引证解释
- 制定;拟订。 - 引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在他的心里应该给自己制订出一部宪法应该给自己树立起一条明朗有力的生活的律条。” 
 邓小平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国语辞典
制订
- 制作、订立。 - 例如:「为配合人口结构的改变政府正著手制订有关老年人福利的政策与法令。」 
网络解释
制订
指制作、订立。【近义词】 制订、协议、同意、拟定、拟订、订定
制订的字义分解
- 
					制制 [ zhì ] 1. 规定。 如 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2. 限定,约束,管束。 如 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3. 法规,制度。 如 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4. 造,作。 如 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如 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6. 古代帝王的命令。 如 制诰。 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 
					订订 [ dìng ] 1. 改正,修改。 如 订正。考订。校(jiào )订。修订。 2. 约定,立(契约)。 如 订立。订购。订约。 3.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 如 装订。 4. 制定。 如 订计划。 5. 评议。 如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制订造句
1、证明不同地区正常人群发砷含量有差别,故制订我国人群发砷正常参考值时应包括全国发砷最低与最高值的范围。
2、据财政部说,在制订这项法律之前,"大多数公民能够在政府不直接了解的情况下从事个人的经济活动。
3、1946年8月,按照七年前洪业教授已为他制订的计划,仁之负笈远行,乘船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就教于当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达比。
4、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后,梭伦到国外周游了10年.
5、目的掌握德昌县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6、当然个人电脑就是这工具,每当你想利用全屏幕处理文件或上网或制订计划,你就可以用到它。
7、通过多年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制订了日历和节气,指导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8、整顿秩序,关照民生,并制订灾后《社会秩序特别管理法案》。
9、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还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
10、该采购站还不断加强采购管理人员依法采购教育力度,加强法规制度学习,制订不准违规给供应商提供保密信息等“八不准”规范采购人员行为。
制订的相关词语
【制订】的常见问题
- 
					制订的拼音是什么?制订怎么读?答:制订的拼音是:zhì dìng 
 点击 图标播放制订的发音。
- 
					制订是什么意思?答:制订的意思是:制作、订立。 
- 
					制订的近义词是什么?答:制订的近义词是:制定 拟定 拟订 订定 制订 协议 同意 
- 
					制订的反义词是什么?答:制订的反义词是:取消 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