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酱
- 拼音
- dòu jiàng
- 注音
- ㄉㄡˋ ㄐㄧㄤˋ
- 繁体
- 豆醬
豆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豆酱
将大豆浸泡煮熟磨碎后加酱、曲、盐等发酵制成的副食品。
英bean sauce;
引证解释
用豆发酵后制成的酱。
引汉•王充 《论衡·四讳》:“世讳作豆酱恶闻雷。一人不食欲使人急作,不欲积家逾至春也。”
国语辞典
豆酱
用黄豆制成的酱。
网络解释
豆酱
豆酱是中国特色传统调味品有黄豆酱,豆瓣酱,豆面酱等类型。豆酱是用各种豆类食品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产地有山东、河南、四川、重庆、河北、江苏、山西、陕西、安徽、浙江等地味道既有类似又有不同之处。
豆酱的字义分解
-
豆
豆 [ dòu ] 1.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 如 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2.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 如 土豆儿。 3.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如 俎豆。 4. 姓。
-
酱
酱 [ jiàng ] 1. 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 如 甜面酱。豆瓣酱。 2. 用酱或酱油腌制。 如 酱菜。酱瓜。 3. 像酱的糊状食品。 如 果酱。芝麻酱。
豆酱造句
1、另一种产品是天培,一种用根霉发酵成的豆酱.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汁豆酱,属于食品的酿造.
3、“掖醅”是家酿豆酱促熟的民间秘技,清末为闽南地区各酱园引用,做法是在豆酱制醪前先将成曲湿水、集聚、摊晾。
4、PQQ存在于豆酱中,还有香芹,绿茶,青椒和猕猴桃。
5、酱制品:冰箱里经常放的有奶油沙拉酱、蛋黄酱、千岛酱或蓝纹奶酪。两匙奶油沙拉酱会让沙拉热量增加大约120卡、钠380毫克,所以要逐渐减少沙拉酱的用量。中国人还爱吃黄豆酱、豆瓣酱等酱制品,也都是钠含量极高的食品,也要尽量少吃。
6、夹12个去核的梅子或李子到一个小锅里,加糖,五香粉,大豆酱油,辣椒粉和水.
7、服务员端来了两款蘸汁,他推荐我在品鉴牛大腿肉的时候佐以较为刺激的柠檬醋酱汁,而大豆酱油是配肩下肉的。
8、另外在发酵前期每千克成曲中加入14mL的冰乙酸有助于控制豆酱中的酪氨酸含量,且风味不受明显的影响。
9、举个例子,一份杯装标明少钠的有名鸡肉汤含有554毫克的钠;1餐匙的去钠大豆酱油就有600毫克。
10、与口蘑、处理后柚皮放入沙煲,煲10分钟;放青红椒、蒜苗、黄豆酱焖制。
豆酱的相关词语
【豆酱】的常见问题
-
豆酱的拼音是什么?豆酱怎么读?
答:豆酱的拼音是:dòu jiàng
点击 图标播放豆酱的发音。 -
豆酱是什么意思?
答:豆酱的意思是:用黄豆制成的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