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俗
- 拼音
- liú sú
- 注音
- ㄌㄧㄡˊ ㄙㄨˊ
流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流俗
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
例文史星历近乎仆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诋尽流俗。
英prevalent custom; current fashion;
也指一般的风俗习惯。另指世俗之人。
引证解释
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多含贬义。
引《礼记·射义》:“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
唐•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輒譁笑之,以为狂人。独 韩愈 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説》。”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大凡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思想家照例是跑过了时代不为流俗所容。”平庸粗俗。
引晋•葛洪 《抱朴子·博喻》:“英儒硕生不饰细辩於浅近之徒;达人伟士,不变皎察於流俗之中。”
唐•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然以为律体卑下格力不扬,苟无姿态则陷流俗。”
刘绍棠 《西苑草》:“文章写得相当流利不流俗……可以说是有独到之处。”指世间平庸的人。
引《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宋•李如箎《东园丛说·坡词》:“愚每举此一事,而为人言之,莫以为然。此可与深於词者语,岂流俗之所能识也哉。”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曩於所谓 唐•宋 大家者私用臧否;然而流俗之耳目且骇且怪,何以免此詬病也!”
国语辞典
流俗
流行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
引《礼记·射义》:「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世俗的人。
引《文选·张协·杂诗一〇首之五》:「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网络解释
流俗
流俗,汉语词汇。
拼音:liú sú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多含贬义。
流俗的字义分解
-
流
流 [ liú ] 1. 液体移动。 如 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 如 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3. 传播。 如 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4. 指江河的流水。 如 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5. 像水流的东西。 如 气流。暖流。电流。 6. 向坏的方面转变。 如 流于形式。 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 如 流放。流配。 8. 品类,等级。 如 流辈。流派。 9. 指不正派。 如 二流子。
-
俗
俗 [ sú ]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如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如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如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如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流俗造句
1、同时,还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而又迷漾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2、不过这也许正是他的创造性,他的不同流俗。
3、他本来就颇自命不凡,所以举止言谈不屑流俗,孤芳自赏,并不足怪。
4、鲁迅后期杂文,除与早期杂文所共有的高度的典型性,严密的逻辑性,生动的形象性,深刻的讽刺性,不同流俗的趣味性和语言的高度精练、准确、幽默以外,主要是部分杂文因“钻网”斗争的需要而写得隐晦曲折。
5、麦凯恩的支持者多半是独立选民与温和派人士.他们认为麦凯恩直捷了当且不屈于流俗,即使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接受,也会坚持到底.
6、26、丧礼近时多有流于异端惑于妖妄,子孙当一切禁绝之,毋得混于流俗,其衣衾棺椁衰麻哭踊葬斋贡礼,依周文公家礼.
7、这不能不说是不同流俗的有胆有识之举!
8、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
9、到底是国师,连养的宠物也这么不同流俗。
10、他们这样不同流俗,降格相从,和民众接近,的确下了最大决心。
流俗的相关词语
【流俗】的常见问题
-
流俗的拼音是什么?流俗怎么读?
答:流俗的拼音是:liú sú
点击 图标播放流俗的发音。 -
流俗是什么意思?
答:流俗的意思是:①.流行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②.世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