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拼音
chéng sú
注音
ㄔㄥˊ ㄙㄨˊ

成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成俗chéng sú

  1. 固有的习惯、风俗。形成良好的风俗。

引证解释

  1. 固有的习惯、风俗。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
    宋•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天下之人亦已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

  2. 形成良好的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匡衡传》:“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復,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国语辞典

成俗chéng sú

  1. 风俗、习惯。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于万物者,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2. 化成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故万国莫不猎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网络解释

成俗

成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固有的习惯、风俗。

成俗的字义分解

  • 成 [ chéng ] 1. 做好,做完。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 变为。 长成。变成。 4. 可以,能行。 成,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 他办事麻利,真成。 6. 够,达到一定数量。 成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 十分之一。 增产三成。 9.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宋乱”。 10. 姓。

  • 俗 [ sú ]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成俗造句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3、后魏及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山东之人,浸以成俗

4、此教规由西山人定立,天赐子皆能遵行不悖,那些半道入教的中土之人仍沿用土葬,相沿成俗,虽有悖于规制,然追究者绝少。

5、要尽量消除研究生的防范意识和抵制意识,让其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教育,以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6、“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

7、化,敎行也;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化民成俗

8、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

9、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黄溪数十里之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

10、广州周街都是凉茶铺,广州人代代流传、相习成俗,时至今天,凉茶仍然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成俗的相关词语

【成俗】的常见问题

  1. 成俗的拼音是什么?成俗怎么读?

    答:成俗的拼音是:chéng sú
    点击 图标播放成俗的发音。

  2. 成俗是什么意思?

    答:成俗的意思是:①.风俗、习惯。②.化成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