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7字词语列表
  • 一人作罪一人当

    yī rén zuò zuì yī rén dāng

    见“一身做事一身当”。[查看详情]

  • 人生哲学的一课

    rén shēng zhé xué de yī kè

    短篇小说。艾芜作。1932年发表。一个青年从内地流浪至昆明,谋生无路,饥寒交迫,尽管“辛苦的奔波,惨痛的劳碌和伤心的失望”几乎使他客死他乡,然而他对生活的信念始终不曾动摇。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查看详情]

  • 腐木不可以为柱

    fǔ mù bù kě yǐ wéi zhù

    腐朽的木料不能用做支柱。比喻愚笨、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担任要职或委以重任。[查看详情]

  • 太行山绿化工程

    tài háng shān lǜ huà gōng chéng

    中国在晋、冀、豫、京四省市太行山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396万公顷,从生态环境上屏障北京和华北平原。建设时间为1986-2000年。[查看详情]

  • 摁倒葫芦瓢起来

    èn dăo hú lú piáo qǐ lái

    方言。喻此伏彼起。[查看详情]

  • 驴生戟角瓮生根

    lǘ shēng jǐ jiăo wèng shēng gēn

    比喻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亊。[查看详情]

  • 守株待兔的意思

    shǒu zhū dài tù

    相传一农夫见兔触树而死,为他所得,遂不事农作,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树,终一无所获。典出《韩非子.五蠹》。后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守株伺兔」。[查看详情]

  • 战争和战略问题

    zhàn zhēng hé zhàn lüè wèn tí

    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从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论述了党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上的方针。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查看详情]

  • 打破沙锅问到底

    dă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同“打破砂锅璺到底”。[查看详情]

  • 中国邮递员问题

    zhōng guó yóu dì yuán wèn tí

    著名图论问题之一。邮递员从邮局出发送信,要求对辖区内每条街,都至少通过一次,再回邮局。在此条件下,怎样选择一条最短路线?此问题由中国数学家管梅谷于1960年首先研究并给出算法,故名。[查看详情]

  • 撒哈拉以南非洲

    sā hā lā yǐ nán fēi zhōu

    又称“黑非洲”。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当地居民主要是黑种人,语言和历史文化同撒哈拉以北的居民截然不同。[查看详情]

  • 放之四海而皆准

    fàng zhī sì hăi ér jiē zhǔn

    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为准则。[查看详情]

  • 柳暗花明又一村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

    本为写景诗句。后多用以比喻绝处逢生,忽现转机。语出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作「柳暗花明」。[查看详情]

  • 香港海员大罢工

    xiāng găng hăi yuán dà bà gōng

    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至2月底罢工人数增至十万余人。3月4日,大批工人离开香港回广州,行至九龙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阻拦、镇压,当场打死四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工人坚持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恢复工会、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等条件。3月8日罢工胜利结束。[查看详情]

  • 正屋不正梢子斜

    zhèng wū bù zhèng shāo zǐ xié

    比喻上面的人言行不正,其下属亦会如此。[查看详情]

  • 埃塞俄比亚高原

    āi sāi é bǐ yà gāo yuán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埃塞俄比亚高原25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查看详情]

  • 覆巢之下无完卵

    fù cháo zhī xià wú wán luăn

    鸟巢翻覆,卵必随之跌破。语本比喻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幸存。也作「破巢之下安有完卵」。[查看详情]

  • 五讲四美三热爱

    wǔ jiăng sì měi sān rè ài

    我国全民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详“五讲四美”、“三热爱”。[查看详情]

  • 不列颠百科全书

    bù liè diān băi kē quán shū

    旧译《大英百科全书》。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941年版权归美国芝加哥大学所有。1974年出版第十五版,共三十卷。分三部分:百科类目、百科简编及百科详编。1986年本又增至三十二卷。[查看详情]

  • 舌柔顺终以不弊

    shé róu shùn zhōng yǐ bù bì

    弊:破坏。道家认为舌软易存,齿硬易折。比喻为人、说话柔顺,才能避免祸患。[查看详情]

  • 热力学第零定律

    rè lì xué dì líng dìng lǜ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两个热力学系统如果均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它们彼此也处于热平衡状态。由此可推断出,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具有一个数值相等的状态参数,此参数就是温度。[查看详情]

  • 中央革命根据地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又称“中央苏区”。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地区,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1931年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从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根据地军民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至四次“围剿”。中央红军发展到六个军团,共十余万人。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留下的部分红军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查看详情]

  • 二十四考中书令

    èr shí sì kăo zhōng shū líng

    唐·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郭子仪。[查看详情]

  • 上穷碧落下黄泉

    shàng qióng bì luò xià huáng quán

    碧落:天上,此指天宫;黄泉:地下泉水,此指阴间。比喻上天入地,到处都找遍了。[查看详情]

  • 识二五而不知十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后以“识二五而不知十”谓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查看详情]

  • 挑得篮里便是菜

    tiă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

    比喻不加选择,有利即可。也作「拣到篮里就是菜」。[查看详情]

  • 女子无才便是德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谚语)​古时以为「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最重要的工作是治内持家,只要将侍奉公婆、教养子女做好,便不需要其他才能了。也作「女子无才便有德」。[查看详情]

  • 白细胞分类计数

    bái xì bāo fēn lèi jì shù

    按血液中白细胞的形态、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和染色特性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种白细胞的百分率。正常值:中性粒细胞60%白细胞分类计数70%,酸性粒细胞0.5%白细胞分类计数5%,碱性粒细胞0%白细胞分类计数1%,淋巴细胞20%白细胞分类计数40%,单核细胞3%白细胞分类计数8%。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感染、严重创伤、恶性肿瘤等,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寄生虫病和过敏性疾病,减低见于伤寒、急性心肌梗死等。碱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术后等。淋巴细胞增高见于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减低见于传染病的初期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疟疾等。[查看详情]

  • 燕鹊岂知雕鹗志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

    同“燕雀安知鸿鹄志”。[查看详情]

  • 敲开板壁说亮话

    qiāo kāi băn bì shuō liàng huà

    谓把话直接讲明,不兜圈子。[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