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
又称“中央苏区”。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地区,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1931年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从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根据地军民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至四次“围剿”。中央红军发展到六个军团,共十余万人。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留下的部分红军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查看详情]
-
又称“陕甘苏区”。在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1932年至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对根据地的领导。同年7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当地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随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查看详情]
-
(谚语)夫妻之间的争吵,极易消除。[查看详情]
-
比喻人百般挑剔。[查看详情]
-
见“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查看详情]
-
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查看详情]
-
俗谚。搁下这样,又弄那样,意为忙不过来或应付不及。[查看详情]
-
①.亦作“吃到五谷想六谷”。②.谓贪得无厌。[查看详情]
-
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七侠五义.第八四回》:「但见一片白茫茫,沸腾澎湃,由赤堤湾浩浩荡荡,漫至赤堤墩,顺流而下。」也作「浩浩汤汤」。[查看详情]
-
谓直言不讳。[查看详情]
-
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供施工现场装配。是建筑工业化的物质基础。[查看详情]
-
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查看详情]
-
(谚语)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其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查看详情]
-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查看详情]
-
见“酒逢知己千钟少”。[查看详情]
-
喻有奇计可挽救败局。[查看详情]
-
(谚语)兔子为防敌人发觉巢穴所在,而不吃窠边的草。比喻不在乡里做坏事或不去侵犯周围人的利益。也作「兔子不吃窝边草」。[查看详情]
-
喻人、事的新旧代谢。[查看详情]
-
见“驴生戟角瓮生根”。[查看详情]
-
谓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查看详情]
-
不问情由。[查看详情]
-
一定时期内国家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企业、事业等单位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额。社会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购买办公用品、职工劳动保护福利用品、书报杂志、文娱体育用品等。[查看详情]
-
日常生活必备的七样东西。[查看详情]
-
又称“库木土拉石窟”。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南。开凿于公元3世纪,洞窟内壁画最早属于南北朝。现存七十二窟,窟内塑像全毁,壁画保存较完整,主要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看详情]
-
比喻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亊。[查看详情]
-
古代传说中认为神仙衣裳,非用人间针线缝制,故无缝痕。见《太平广记.卷六八.灵怪录引郭翰事》。后比喻做事精巧,无隙可寻;或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斧凿痕迹。[查看详情]
-
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查看详情]
-
比喻两方面都顾到。[查看详情]
-
比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明白。[查看详情]
-
亦作“身正不怕影儿歪”。[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