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俗
- 拼音
- fán sú
- 注音
- ㄈㄢˊ ㄙㄨˊ
- 近义词
- 平庸
- 反义词
- 飘逸 高超 潇洒
凡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凡俗
平凡庸俗;平常。
例不同凡俗。
英middlebrow;
引证解释
庸俗;世俗。
引《孔丛子·答问》:“子信之为然是固未免凡俗也。”
晋•葛洪 《抱朴子·明本》:“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不博达理。”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唐•道士 侯道华 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他的模样是颇难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指世俗之人。
引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有愧於 叔达不能不恨於破甑” 刘孝标 注引《郭林宗别传》:“鉅鹿 孟敏 字 叔达敦朴质直客居 太原杂处凡俗,未有所名。”
唐•裴铏 《传奇·曾季衡》:“频炷名香颇疏凡俗,步游闲处,恍然凝思。”尘世;尘缘。
引唐•黄滔 《狎鸥赋》:“扫尘绪以皆空那虞触网?负身弓而不綰,詎肯惊弦?则知蝉蜕是非羽翔凡俗。”
元•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你若是做吾徒我与你割断凡俗,怕甚么苦海茫茫难跳出。”
清•葆光子 《物妖志·乌》:“知卿精修多年超越凡俗。”
国语辞典
凡俗
平凡庸俗。
例如:「他看来没什么特征很凡俗。」
反飘逸 高超 潇洒
网络解释
凡俗
凡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 sú,基本意思是平凡庸俗,平常。
凡俗的字义分解
-
凡
凡 [ fán ] 1. 平常的,不出奇的。 如 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 如 凡尘。凡心。 3. 所有的。 如 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4. 总共。 如 全书凡二十八卷。 5. 大概,要略。 如 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 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
俗
俗 [ sú ]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如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如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如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如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凡俗造句
1、他从未拥有财势,他的亲朋也都平庸凡俗,没有受过训练或正规教育。
2、到更远的地方,更艰险的地方,更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超凡脱俗”,不过,终有一天你会厌倦这种逃避。其实,凡俗自有凡俗的魅力。
3、累了,别趴下,明天的太阳,不会在今夜升起,咬紧牙,一切都将过去。倦了,別放弃,美好的人与事,都在凡俗里,你若不专心,丢的是自己。烦了,别抱怨,在你身边的,都是最爱的人,可以背身哭泣,转身为他们送去笑意。早安!
4、于是,随着一次又一次朝圣般的谒访,一次又一次智性超绝的晤谈,他们之间的师生友朋情谊随之加深,不同凡俗的灵心慧性得到洗涤与丰富。
5、此念电闪而过,玄奘竟然呆呆地木立原地,再也不敢移动半分,他与沙僧修佛多年,虽不能对万事都做到心如止水,了无欲念,可大多时候也是心平气定,不落凡俗。
6、楙实庸懦之人,不意名将之子,便堕凡俗,是将门不得两传耶?略从粗窥,武则扫荡丑类、绥靖地方,文则劝课农桑、并为军屯。
7、其云游之士,必会祈晴祷雨,祛邪断佐,拯灾援救,及善风水,能风鉴,会星命,能吟作,会书画,方可游也,不然则凡俗之士也。
8、听到范丹百结、还更风流、王猛麻衣、天下如筹的句子,屋中众人只觉豪迈旷达、不羁洒脱、非同凡俗之意扑面而来,充塞心怀。
9、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温存之声时,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
10、以这种观点来视常人观念,遂看出凡俗的可笑可悲;以凡俗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不免被视为狭小欺诳。
凡俗的相关词语
【凡俗】的常见问题
-
凡俗的拼音是什么?凡俗怎么读?
答:凡俗的拼音是:fán sú
点击 图标播放凡俗的发音。 -
凡俗是什么意思?
答:凡俗的意思是:平凡庸俗。
-
凡俗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凡俗的近义词是:平庸
-
凡俗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凡俗的反义词是:飘逸 高超 潇洒
